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荀子《诗》学与先秦"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战国末传道兼传经之儒,其《诗》学与《毛诗》非属同一系统。他一方面阐释经典喻意,推进《诗》的经典权威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以《诗》证礼,推进礼的制度化进程。其通经致用的基本精神,为汉代今文学派开启了先河。荀子当撰有"诗传",《荀子》中存有的两种"诗传"的迻录文字,披露了荀子"诗传"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2.
陈白沙是明代最具诗名的理学家,虽颇为文学史冷遇,但有着不容忽视的诗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学宗自然,要归于自得的陈白沙的道学思想与诗歌实践相融为一,借诗明道。自然率意、主张性情的诗歌追求之下始终有着深沉的儒者关怀与难以割舍的风雅情结。  相似文献   
13.
战国是《诗》学的危急时代 ,危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时代对“诗礼”的排挤 ,二是来自诸子中的反《诗》学思潮。“竞利”“趋新”的战国时代使得传统的《诗》学被彻底的边缘化 ,而在战国影响最大的儒、墨、法、道四大学派中 ,除儒家外 ,其余三家或认为《诗》《书》蛊惑人心 ,主张焚毁 ;或认为《诗》是无用的糟粕 ,主张废弃 ;或认为《诗》只是一种知识 ,无补于治道。对《诗》均采取了一种否定态度。这使得《诗》学在战国的发展遭到空前绝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东汉是经学从神秘的荒野穿越而过走向人性自觉的时代。三家《诗》因其自身素质的不同,作出了不同的反应。本文阐述了三家诗在这个时代兴盛与衰亡的发展曲线,并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另一方面,三家诗均具有时刻关注着现实与政治的共同倾向,并且对经义的思考与理解都更加深入,但比之《毛诗》,毕竟缺少了点独立的经学精神,这样在《毛诗》的竞争与汉魏易代的巨大变迁中,很难顺时应变,于是迅速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5.
郭万金 《晋阳学刊》2004,(1):109-111
还原与对话是对传统学术在现代转型中所造成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潜性断裂的反思,其本质上是对传统精髓的延续.古代文学研究要走出20世纪的阴影,还原与对话的双重作业是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是明代最具魄力的思想大师,同时还是一位被哲学名声所掩盖的性情诗人。虽也曾"溺志辞章之习",但进德修业却是更为核心的人生关注,诗文始终被其视为"道德"余事。追慕狂者品格、豪杰精神的王阳明虽以"讲学明道"为志,但对"本于性情"的应酬文字亦有一定认可,良知学说中本就包含着对个体志愿的积极关注,而此,正是阳明心学对于诗歌的最大宽容所在。  相似文献   
17.
《毛诗小序》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形成于战国孟子一派学者之手。《诗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将诗政治化、历史化,并由此而建立起以"美刺"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其意义指向在于国家典礼、时世变迁、政治兴衰以及社会风习等方面。在诗的政治目的性意义指向的表述中,《诗序》实际汇集了诗人之意、典礼用诗之意、诗乐之意、采诗或编诗者之意等四方面的意思。故而引起了后人的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18.
张居正是明代聚讼最多的人物,其诗却鲜人问津。诗为心声,对张太岳诗情心路的探析应可成为历史辨析中的一种有效的理解途径:于诗史视野中设身处地地构拟一代文化生态,在诗歌所承载的心路历程中勾勒出这位改革首辅的情志侧影,藉此从略见张居正人格精神形成演变之全像,补苴一段被湮灭的明代诗史及士人心史。  相似文献   
19.
郭万金 《决策》2004,(6):51-52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在全国旅游市场中海南省旅游业自其建省办特区以来就越做越大,2000年至今每年接待旅游人数均在1000万人次左右,其正以丰富的热带物产、妖娆的热带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将“椰风海韵醉游人”叫响全国:这其中海南省的一系列措施,对迫切需要发展壮大旅游业的安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