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路上遇到人,往往发现对方的表情很奇怪。先是惊愕,疑惑,发愣,然后是尴尬,赶紧补救上一个笑。有的走过去了,还回过头来审视我。有一次,那人索性返回来,问:“我们认识吗?” 有道是,他人的表情是自己的镜子。原来,我是微笑着的。我习惯于逢人微笑,那是友善的表示。彼此无冤无仇,何必相煎?再说,予人微笑,也收获微笑,何乐不为?彼此微笑以对,世界就会美好一些。我常见西方人这么微笑着对人,哪怕是陌生人。但中国人不习惯这样。中国人的典型表情,上世纪80年代陈凯歌拍了部《黄土地》,  相似文献   
32.
陈希 《百姓生活》2010,(7):45-45
孩子会与父母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材高矮、体形胖瘦、眼睛大小等。最近,美国《预防》杂志、英国《男性健康》杂志报道称,一些疾病的发生也来自于父母遗传,下面来看看遗传学家的解答。  相似文献   
33.
陈希 《广东社会科学》2003,1(4):156-159
本文将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象征”论的接受历史进行了如实梳理和辩证剖析。象征主义的“象征”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象征,中国新诗多从创作方法来理解象征意义,并以“兴”来阐发“象征”。中国新诗在接受象征主义过程中融合民族传统审美范式,立足自身发展,并进行了自己的诗学建构。  相似文献   
34.
正师母曾经对孙老师说:你的学生神经都不正常!至少基本如此。比如我就不正常。那一年,还是大学三年生的我被孙老师推荐参加一个笔会,我竟在会上打起架来了。文人相聚,应该流觞曲水、弦歌盈耳,竟然动粗,简直斯文扫地。据说,笔会组织者因此给了孙老师一句评语:有其师必有其徒!孙老师至今还喊冤枉,说他再怎么也不至于去动拳头。但据说孙老师跟人辩论,也曾经辩到挽起袖子的。即使不动拳头,他的语言也如子  相似文献   
35.
以往论者对1925年象征派异军突起之前,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的体察鲜有论述。该文注重实证,通过对《新青年》、《小说月报》、《少年中国》、《诗》等的译介统计以及新诗批评和理论文章征引的统计,认为在1925年之前,中国报刊就有关于象征主义的大量译介和评论。中国新诗的象征主义期待视野催生了象征诗派,引发了胡适“白话自由诗”运动之后新的诗歌革命。  相似文献   
36.
过去,大多数论者认为以戴望舒、施蛰存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主要是受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但运用接受研究的方法,对西方意象派诗歌与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关系进行如实清理和辨证剖析后,可以认为中国现代派接受外来诗潮的多元格局中,意象派的地位是主要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在诗艺和诗论等方面吸纳意象主义诗学,但在意象的意义、意象营造和意象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7.
洗碗     
对于我说,洗碗是属于那种"力所能及"的家务。于是,我家的这份差事便不由分地说摊派在我的头上了。每天晚饭后,爸爸妈妈他们可以在房间里悠闲自在地看电视,而我却必须立于水池边,与油腻的锅碗为伴。还是弟弟比较地"善解人意",怕我一个人在厨房里洗碗寂寞,常常跑来对我的“工作质量”指点一番,然后偷笑着逃之天天。  相似文献   
38.
39.
被遮蔽的另面景观--论学衡派与西方现代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衡派对新诗的批评,是与五四新文化派论争交锋的火力点,这种批评常与西方现代诗歌特别是意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关联.学衡派对意象主义的否定和对象征主义的接受,是对称摆动的外攻和内守两端,核心是古典诗学观和对新文化的想象、参与.该文论析和探讨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学衡派另面文学景观,并重新检讨它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中国新诗接受象征主义纯诗论,没有沿着审美—超验的路线展开,而是沿着审美—体验的路线展开,接受瓦雷里的相关主张,并且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进行选择演绎和变异转化。从引进译介到理论阐发,再到新诗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呼应,现实契机和东方因子逐渐使西方“纯诗”不断中国化,最终剥离和泛化象征主义原义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