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古代杂言诗中因为既有单音顿结尾的五七言句式,又有双音顿结尾的四六言句式,所以其调子是吟调与诵调的配合;同时,又因为杂言诗句式长短不齐,所以其调子又是长调与短调的配合.杂言诗调子与五七言诗调子、词曲调子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2.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具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这即是说,它们已经包含着先后向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发展的趋势。胡适的《尝试集》就缩影着这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
贯穿西方抒情诗始终的基本情感是自我情感,虽然这种自我情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这种自我情感所决定的题材主要是内在心灵性题材,如爱情题材、哲理题材、宗教题材等.这是与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有关情况很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34.
卞之琳的“顿法”论陈本益关键词卞之琳,新诗,格律,顿,节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I207.25在五十年代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卞之琳对新诗形式作过不少论说。这些论说可以用他在五十年代诗论中所用过的"顿法"二字来概括。他说:"旧诗里有一定的顿数,一定的顿...  相似文献   
35.
巴尔特提出了"作者死亡",读者的阅读是自由创造,以及"可阅读"文本和"可写作"文本的分别等解构主义批评理论.他还用设立多种代码的方法去从事解构主义的批评实践;这种解构方法不同于德里达的解构方法.  相似文献   
36.
论德里达的"延异"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致说来,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目标,是用"游戏"概念否定结构、中心和形而上学,或者说对它们进行解构,以便做到反传统和创新.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是颠倒说话对书写文字的优先地位(即所谓反对"语音中心论"),从而提出"原初书写"概念,把书写文字提高到语言本源的地位.而这一切的理论基础,则是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价值差异论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本体差异论引申和发挥出来的"延异"论.延异作为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也具有形而上学本体的意味,但更具有认识方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37.
新批评认为文学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具有对立调和结构功能的有机整体。这种文学本质论与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文学本质论都是形式主义性质的,但它与后两者又有所不同。通过对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艾略特和瑞恰兹等人的文学思想的追溯和清理,我们可以发现,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形式美学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此外还有实用主义和实在主义等现代经验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