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1.
论中国近代官僚经济行为的矛盾特征及社会效应□陈自芳在任何社会中,制度都是决定的。制度孕育出特定的官吏,而官吏的行为又对制度的运作和变迁发生反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官本位和官僚专制集权传统的国家。官僚经济行为在近代制度变迁和反复出现的经济动荡中具有...  相似文献   
12.
就业刚性与产业升级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大的就业压力是造成我国多数产业过度进入的重要原因。低层次企业以尽可能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产品价格对高层次企业构成过度竞争 ,而使高层次企业和高档、优质产品受到压抑。廉价劳动力构成对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替代效应 ,制约产业的效率型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为依托的外贸结构也易固化低层次产业结构。由于低层次产业所容纳的过量劳动力处于低收入水平 ,其主要对低层次产品构成相应的需求 ,从而使生产和消费间形成低层次供求循环。针对这种效应 ,本文讨论了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陈自芳 《社会科学》2006,43(6):65-73
外商直接投资从钻石结构的四方面都会对内资的竞争力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决定正面作用强弱的因素,取决于外资的质量及本国经济环境的优劣程度.调查和问卷表明,促进外资增强正面外溢效应的导向性条件是其对企业的控股权、本地理想的配套企业、高级要素供应充分、市场前景良好等;根据定量分析,外资对浙江内资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必须注重不断改善经济环境.作者提出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变为"以优势引技术"的思路,并提出了完善经济环境的若干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企业家精神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和开放的洪流中,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大军正在崛起。本文试对中国近代企业家精神的表现、特点及局限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当代中国企业家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一、中国近代企业家精神的表现所谓“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是在企业经营中坚韧不拔地开拓创新的精神。二十世纪初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认为,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不断引进“新组合”,把生产引向新方向。因此,必须“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这种创新包括五个方面:一、引进新产品;二、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三、开辟新市场;四、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五、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15.
浙江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其差距的收敛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一些原来处于中、下水平的区域在新体制和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明显的加速发展,赶上了某些原来相对发达区域。本文称之为非极化不平衡发展,导致全省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本文对构成差距的空间因素的分析表明,差距的收敛主要得益于三大地带之间及浙东北内部差距的缩小,而温台及金衢丽内部差距则略有扩大。后起区域的加速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化及轻、小、乡镇工业的发展,而进一步振兴则须依靠技术、产业及规模经济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相互支撑又相互冲突的状况.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效率提高可能使就业机会减少,巨大的就业压力则会制约产业升级且不利于资源保护;反之,强调资源保护可能影响部分人就业,却以倒逼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构建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十分重要,重视发展少用资源、多用劳动力的产业和技术,大力发展能够产生新的就业岗位的开拓型产业,是解决目标之间的矛盾、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用锡尔系数判断的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2012年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经历了迅速扩大又逐步缩小的过程,对于总差距贡献最大的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化相对于人均GDP的变化呈现容易扩大却不容易缩小的特征。这是由于近年来东部地区GDP增量的收入效应逐步提高,而中西部地区却是逐步下降的态势。造成这种态势及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形成的原因,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民营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特征相关。为此,我国未来旨在缩小区域差距的增长战略和调控政策应分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增长战略和调控政策应重视以下方面:一是中西部要避免东部地区走过的"先粗放,后转变"的路子,从一开始就应努力以集约式发展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二是要进一步推动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改变在某些领域"国进民退"的势头;三是应该在长期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营业盈余,从而使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更稳定的来源;四是要支持农村非农产业的投资经营,推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运营的大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