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534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北朝初期,中国内地佛教判教思想兴起,目的是纠正佛经翻译的杂乱与矛盾,建立统一规范的佛经系统,后来发展成运动潮流。判教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功劳。魏晋南北朝"毗昙""般若""涅槃"三大思想体系统摄中国佛教,毗昙学属于小乘佛教体系,是西域龟兹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后来判教中突出了大小乘的纷争。至隋朝大乘佛教已占据统治地位,小乘受到排斥和打击,中国内地小乘佛教从此一蹶不振。龟兹佛教也受到巨大冲击。此后,在中国佛教史中,龟兹佛教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近代龟兹佛教遗产的发现,引发了对龟兹佛教的追忆和重新审视。但判教形成的固化观念,还在约束着龟兹佛教研究的开展。对龟兹佛教和石窟的再认识、再研究,必须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揭示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更深广的内涵和特色,正确认知龟兹佛教的历史价值和地位。这些研究成果,必将对客观阐述中国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2.
知识是一个多维的内容体系,其产生遵循实验与数学法则、类比与相似法则以及集成法则等三条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43.
《论语》的“信”字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论语》教学有密切关系。教学大纲对《论语》教学明确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孔子的思想及伟大的人格;二是掌握《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在《论语》教学中,应以孔子“诚信”教育思想为教学核心,通过对《论语》“信”的剖析解读,从“信”中领会孔子的思想,从“信”中看孔子的伟大人格,从而完成教学大纲对《论语》教学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4.
远古清渭流域,以秦安陇城为中心的女娲神话传说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对其进行探讨,可以比较切近地还原神话所表达的原生态内容及其流布线索.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炼石补天神话中女娲烧制五彩石补天与大地湾先民烧制陶器的过程属于同一方式,在联结现实世界和神秘世界的方式上,女娲充当了人和神的中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己力量的发现和肯定.依据清渭流域以陇城为中心的大量民俗事象,并将汉民族女娲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地区女娲神话传说的分布及文化特征对比,则进一步说明以陇城为中心的清渭流域是女娲神话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45.
秦嘉、徐淑的诗歌既渊源于秦风,又超越秦风,融合了文人的才学灵感和不同地域文化精神而展示出崭新的精神创造,其创作上的成功标志着汉代陇右地区文化的长足进步.秦嘉、徐淑夫妇对书信体文学具有开拓之功,徐淑《答秦嘉诗》是楚风、秦韵相融合的艺术结晶,并对文人五言诗创作具有推动之功.  相似文献   
46.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动力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循环经济建设的主体,而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动力是关键.通过在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对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过程中存在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动力的不足分析,提出了针对企业自身的种种努力,强化内在动力和对外在动力的适应及内生化对策.  相似文献   
47.
以德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正确理解以德治国思想的科学内涵,把握以德治国思想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当前自然科学界掀起了一场研究意识问题的文艺复兴运动。意识范畴这一传统的哲学主题不仅没有终结,反而被推向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生物学、物理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等自然科学范式的约束与启发,使新世纪意识科学的研究重点及问题类型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意识研究的复兴体现出了重要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9.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兼职教师业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师资力量。高校兼职教师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高校用人、管理机制上的相对滞后,导致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套高校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0.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骨干和先进分子,是党的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搞好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结合高校实际,对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意义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机制、管理机制、联系群众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