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理论是在中西文化交汇与撞击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其实践依据是传统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及由此所产生的教育现代化要求和改革趋势 ;这个矛盾与发展趋势在“五四”前就以科举与学校之争和废科举兴学堂的改良举措体现出来。其理论依据则是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介绍与影响。这介绍与影响始于“五四”,其中作为理论体系介绍并在二三十年代产生广泛影响的是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教育哲学的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1 91 6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初版 )在评判西方几乎所有教育流派及其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22.
韩立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高等师范中文专业教学体系构想(续)韩立群五、运作体系运作体系由实践目标体系的具体运作过程即教学程序构成。高师中文专业教学运作过程(即教学程序)主要包括3条教学途径和6个教学环节。S条教学途径是课内讲授(第一课堂)、课外训练(第二课堂)、见习实习(第三... 相似文献
23.
韩立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我国目前高等师范中文专业的教学体系构成模式是“语言学十文学”型,与一般综合大学中文系没有根本的不同。在新形势下,高等师范中文系的改革就是要着眼于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突出师范性,按照“语言学十文学十语文学”这一崭新的模式建构中文系的教学体系。它应该包括目标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运作体系、技术应用体系和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24.
韩立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沈从文的小说集《月下小景》创作于1932年至1933年,集中九篇小说,除作序的第一篇外,其他均为《法苑珠林》中佛经故事的新编。这些新编故事和原佛经故事一样,都不是按照真实性原则描写现实人生的小说,而是寄寓哲理的寓言,不同的是原佛经故事所寄寓的是佛教哲学,而新编故事所寄寓的则是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是爱与美的哲学。它把人分为“生活”的人和“生命”的人两种。“生活”的人,不脱动物本性,所求为食与性的满足,虽有所爱,但这爱的基础不外是情欲,由于目标容易达到,所以常常陶醉于生活的完美和幸福中而成为惰性十足、无所追求、丧失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25.
韩立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但他那以湘西乡土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却在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划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不仅因为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乡土特征的人物形象,对湘西文化风俗和自然美的世界,作了系统地、整体性的描绘,而且在整个的创作中体现着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其他乡土文学的美学倾向。在鲁迅影响下的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着力于对丑的暴露,而沈从文的湘西乡土文学却侧重于对美的挖掘。 相似文献
26.
沈从文论作家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否定“天才”与“灵感”而重视作家的修养,是沈从文始终一贯的观点。他所谓的作家修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人格修养;(二)知识修养;(三)美学趣味和创作技能修养。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在他的《序跋集》、《沫沫集》、《烛虚》、《废邮存底》和《续废邮存底》中可以看到。一文品总是反映着人品。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无不是他整个人格的表现。中外历史上的伟大作家都可以作为例证。因此要培养作家文的品就必须首先从培养他的人品入手。沈从文写过十几个作家论(收在《沫沫集》),每篇都有特色,但其共同处,则是重视作家人品的修养。为培养作家的人品,他提出了以下关于作家人格的基本要求: 崇高的理想与信仰。认为作家不是盯住眼前个人得失的近视眼和市侩庸人,而是凝眸未来,关注整个民族与人类命运前途的领路人。他说:“我们实在需要—些作家!一些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能追究这个民族的一切症结的所在,并弄明白了这个民族人生 相似文献
27.
在梳理近百年方玉润及《诗经原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方玉润生平及著述研究、《诗经原始》版本、文献研究、诗经学特色及诗学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和研究进程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提出了《诗经原始》研究发轫期、高峰期、转变期、成熟期的基本时间分期。 相似文献
28.
女性主义文学的冰心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文学不是女权主义者同情和关注妇女命运的文学 ,也非一般妇女题材的创作。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性世界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 ,即现代女性观及其所规定的女性主体意识在文学中的体现。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具有主体意识的女性作家群体的形成 ,是女性主义文学产生的前提。现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组成部分 ,是与其总体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它滥觞于近代而形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 ,其发展历史可以三个里程碑式作家依次划分为三个时代 :“冰心时代”、“丁玲时代”和“张爱玲时代”。这三个时代分别代表着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29.
韩立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8
张恨水小说世界是中国市民社会的镜子,它不仅以广阔的视野与时空跨度展现了中国市民社会在城乡对立、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撞击中艰难渐进的历史,而且从意识形态与社会学角度深刻揭示了以金钱权力为本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统治及其对人们精神和人格的奴役与扭曲是市民社会的万恶之源、悲剧之源。这一批判性主题是通过构成小说世界的三个子主题——物质主义价值观统治的观念世界、金钱权力支配的感情世界、官商一体的权力世界——表现的。 相似文献
30.
韩立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36-44
杨杏园具有20世纪初中国报人文学家的典型性格,是物质主义统治的城市典型环境中因丧失精神家园而陷入绝望的悲观主义者。其丧失精神家园的悲哀是中国市民知识分子经历“维新”、“民国”和“五四”三次改良与革命失败后,基于失败主义而产生的典型心态。他从公心救世到遁入佛门的精神悲剧是对于物质主义统治的“没有精神的制度”和“无情世界”的控诉与抗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