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现代文学史上,1943年曾被称为"徐訏年".徐訏小说的意义在于他以"俗本"的故事为凭借,以"雅本"的生命哲学思考为寄寓,最终所指是青年知识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自我价值的找寻和肯认.从他的小说可以寻绎那个时代知识者的人文理想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苏曼殊的译、画、诗与小说有着鲜明的自叙性特征,为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提供了三方面借鉴自叙传小说的开启、抒情小说的开启、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试验.分析其文本叙事策略与其个体性生命体悟的深刻关联,有助于厘清苏曼殊的自叙文本怎么引领着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怎么成为五四一代重要的精神资源、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发生和勃兴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开启民智"的启蒙运动推动了文学的革故鼎新:小说从文学的边缘一跃成为文体中心;文学研究者破天荒地开始了对于小说内部规律和理论内涵的探讨;对新的语言形式的要求促使了新型语言观念的形成;新的小说主题观念导源了近代思想史上人的价值观念的转换,进而导致了政治落潮后人们对政治文学的厌倦,娱乐消遣文学观作为对它的反拨迅速走强.  相似文献   
14.
七言绝句是清末民初诗坛的苏曼殊享誉最多的诗体.苏曼殊诗无论表达唯心任运的禅境诗心、抒写潭影疏钟里的国族关怀或描摹现代情僧"袈裟和泪"的爱情体验,都体现出"灵、动、新"的美学风格,其妙有韶秀的境界含有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其推崇个我、关注主体的清新味又是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审美共性.在这个意义上,曼殊诗成为晚清诗坛出于"古典"而入于"现代"的桥梁,其"现代性"意义也正是苏曼殊见称于新文学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轶 《河南社会科学》2007,2(6):101-103
以往研究认为鸳鸯蝴蝶派是封建余孽、文学逆流,当下学界在认定它是文学现代化流派的一支时,又因其诞生于上海的殖民化语境,故过分强调它是西方近代思潮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就其思想性与精神走向来看,该派既不放弃对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表现方式的继承,"体贴"了市民生存观念的"现时"性状态,又最早关注了历史现代性实现之重要标志的现代都市的形成过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非对抗性转换.自然,其发展到末流无疑是一种恶俗,既有损其文学性,也消解了它诞生初的先锋意味,有其消费文化的堕落一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坚守人文精神、恪守启蒙立场的学者,在此篇访谈中,丁帆先生回顾了自己三十年的学术道路,理性而分明地阐述了对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乡土文学、新世纪文学、文学史治史方法等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和建构理念,具有论辩性地批判了当下学界某些文学批评价值观念和风气,并表达了对于未来文学的期待,体现了一代人文学者清醒的历史观念、浓重的忧患意识、独立的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审美眼光.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折射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本旧经济发展模式和固有机制的弊端 ,日本政府对企业、金融业过分保护以及落后的产业政策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跨国发展的需要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告诉我们 ,全球化对于国别经济的发展而言 ,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世界各国应锐意改革 ,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全球化浪潮 ,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訏和无名氏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在于其特立独行的"个人性"话语写作.他们在"精英"与"市井"之间,开辟了1940年代广义的通俗小说另一条魅力独存的蹊径,在历史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寻求到了某种平衡,在语言实验上自觉地进行了克服中西文化反差的综合尝试.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对于提高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其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要合理分析其利弊,并找出有效地改进方法,以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20.
《玫瑰门》的出现标志着铁凝创作风格的逆转。一扇炫目的“玫瑰门”展露了一群女人活的两难和性的两难。偏执的司绮纹在这女人作首长的国度为了出人头地与女人们纠缠得形同鬼魅,又同男人们作变态狂似的格斗。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的文化蕴含中,男人们的本位和主体意识支配、统治着所有人的思维,它酿就的不仅仅是司绮纹的悲剧,而是女人们“类”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