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8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03篇
丛书文集   220篇
理论方法论   3120篇
综合类   773篇
社会学   302篇
统计学   10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206篇
  1986年   223篇
  1985年   253篇
  1984年   253篇
  1983年   244篇
  1982年   297篇
  1981年   336篇
  1980年   207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1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 2001年四川省地方决策网络工作座谈会于3月14_16日在都江堰市召开。成都、凉山、宜宾、德阳、南充、自贡、攀枝花、达川、乐山、眉山、大竹、都江堰等市(州)县科技顾问团共4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重庆市顾问团办公室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992.
文章论述了蒙古法律文献对研究蒙古历史的重要性,追述了蒙古法律及其机构产生、发展的过程,阐述了札撒、《蒙古—卫拉特法典》、《喀尔喀法规》的版本、性质、内容、特点及其效用。  相似文献   
993.
各种色调,自古以来就是建筑艺术中积极的装饰手段之一。在蒙古的建筑艺术中,颜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蒙古建筑艺术的民族形式,是在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遵循着一定的艺术传统、颜色心理作用及象征意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蒙古的自然界,有着非常丰富的色彩和色调组合,它们促进了蒙古民族色调的形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以及与空间上的统一,正是由色彩决定的,在建筑物的表面上积极地涂以各种颜色。  相似文献   
994.
智能手机的图像制造能力给本真生活世界的表象造成了威胁。这种威胁被认为在全球出现并且无处不在,在视听和文本图像方面,它用数字生成的表象取代了本真生活世界的特有表象。对于这个问题,大约一百年前,胡塞尔就借助于形式化数学的概念进行了描绘,他认为这是对本真的非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并因此是对前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然而更早,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经典阐述,他认为,真理问题与表象(幻象)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原型图像性的非表象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被原型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所取代,而存在与非存在多元化的显现排除了关于真假表象之区分的明证性知识。在展现和代现中,胡塞尔对客体的直接被给予性进行了开创性的洞察,在柏拉图对谬误之真的表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诸幻相和图像意识进行了补充性描述。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学阐明了表象的根本性起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它是如何显现的。然而,智能手机的幻影给世界的真正表象带来了扰乱,致使在今天的技术干扰来临之际,现象学尽管拥有最为强大的能力,却中断了世界显现的道路,并且因此中断了它的表象自身。  相似文献   
995.
996.
地理环境在蒙古高原形成其独特的历史和文明方面非常重要。蒙古高原广阔的山地草原构成世界两大文明区,即中亚绿洲文明区和从多瑙河延伸至中国长城的欧亚草原文明带的一部分。很久以来,蒙古高原就处于世界交通的交叉口。两条大动脉,即伟大的丝绸之路和又叫草原丝绸之路的欧亚草原走廊,将蒙古高原与东西文明中心地区连接起来。游牧文明的出现是对中亚那个特殊地方自然地理挑战的合理回应。  相似文献   
997.
998.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冷战结束之后,因出版《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成为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战略思想家。自此之后,福山继续对世界局势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做出种种分析和展望。福山的这些论著,展现了当代的一种思辨历史哲学。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鉴于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福山也补充、修正着自己的立场。不过从其2018年出版的《认同:追求尊重和仇恨政治》来看,福山的历史观基本未变,仍然从唯心主义的视角探究历史的演化。他始终认为世界历史发展尽管多有曲折,但将沿着一个方向走向大同:人类历史不是走向终结,而是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9.
过去一个时期美国的宇航学发展积累了大量材料,这些材料十分有助于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美国社会意识的变化,这两个方面是:认识开发宇宙所应达到的主要目的以及确定国家在地球上的日常活动中有哪些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其他任务。  相似文献   
1000.
1984年6月25—28日,国际社会科学情报系统理事会第9次会议在华沙举行。8个成员国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率领代表团的是国际社会科学情报系统各国指派机构的领导人:C.加勃罗夫斯卡(保加利亚)、D.罗扎(匈牙利)、黄伟南(越南)、M.克劳泽(民主德国)、赫尔洛(蒙古)、J.沙赫(波兰),B.维诺格拉多夫(苏联)、L.扎格拉基尔(捷克斯洛伐克)。古巴科学院决定赞同1976年关于建立国际社会科学情报系统的协议书,与会者对此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