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4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85篇
管理学   584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371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02篇
丛书文集   3577篇
理论方法论   658篇
综合类   5454篇
社会学   758篇
统计学   8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960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1019篇
  2006年   982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才测评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人事工作越来越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运用人才测评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加强人事管理更具科学性,但人才测评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发展不尽完善,应用于高校人事管理中会出现一些具体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认为应该从树立正确的测评观念和开发针对性测评系统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2.
针对河北省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农业资金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保障体系三方面对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加速河北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进一步完善师范类课程设置体系、改革教育技能课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范生的学科论文和教学毕业论文的指导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4.
新形势下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蔬菜业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产业之一.论文首次提出了新形势下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命题,分析了新形势下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背景、现状及其必要性,总结了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在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分层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倡教师"导创"、突显教师风范等6个方面论述了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描绘了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三四五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相似文献   
95.
文章从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的重要性谈起,简述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关系,列举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问题的对策:增强文书工作人员档案意识,是搞好衔接的基础;文书、档案人员从大局出发,互相配合是搞好衔接的起点;实行文书部门立卷是抓好衔接的保证;档案部门指导文书立卷工作是搞好衔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宗教道德·道德·人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恒敏 《齐鲁学刊》2006,3(6):121-12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经产生就以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施加影响;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宗教道德、道德与人性的内容因社会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又在社会关系进步的基础上进行互补。  相似文献   
97.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 high-dimensional data streams appear frequently nowadays, bringing urgent needs for effective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tools. In such a context, the online monitoring problem of high-dimensional and correlated binary data streams is becoming very important. Conventional SPC methods for monitoring multivariate binary processes may fail when facing high-dimensional applications due to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the lack of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motivated by an application in extreme weather surveillance, we propose a novel pairwise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the most informative pairwise correlation between any two data streams. The information is then integrated into an exponential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EWMA) charting scheme to monitor abnormal mean changes in high-dimensional binary data streams. Extensive simulation study together with a real-data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chart.  相似文献   
98.
早听说大连庄河市徐岭镇有个闻名遐迩的前洼村好的不得了,富的不得了。可究竟好到啥程度,富成啥样,脑子里还是模模糊糊。11月中旬,我们来到了这座被称为"东北农村致富第一村"的前洼村进行采  相似文献   
99.
刘家和 《河北学刊》2008,28(2):93-96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100.
国民性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枢要,这一思想的萌发和形成机制是长期积累使然。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所写的五篇文章中蕴含着他对国民性批判的系统追寻,初步建构了其独特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斯巴达之魂》寄托了鲁迅将"精神""魂"与国民性改造之间联结的希冀;在《人之历史》中,鲁迅论述了其时盛行的进化论热潮,从生物学维度解构了国民性这一思想命题;通过《科学史教篇》,鲁迅绘制了其独特的思想脉络,在赞颂科学主义的同时又对知识和物质颇多微词;而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全盘超越了启蒙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藩篱,"个人""此在""主观意识"构成了国民性内在批判的衡器;最后,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高扬摩罗诗人和浪漫主义文化哲学的大旗,并将其作为抵御甚至救赎19世纪文明,催生20世纪新文明脱胎的艺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