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1223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国美之争为例,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即经理人制度不完善,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规定不足,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缺位等,进而给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即完善经理人制度、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以及积极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42.
在清代进士题名录系统中,有场中缮写本进士登科录、场外刊刻本进士登科录、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民间刻印本进士题名碑录和今人编著的进士索引工具书,五种不同阶段的存在形式相互承继。  相似文献   
43.
基于2007年8月进行的抽样调查,本文分析了盐城市流动妇女的生存状况,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收入水平低,37.2%的调查对象月收入低于盐城市区最低工资水平700元,调查对象的平均月收入约为884元;子女教育难,在读初中或小学的流动妇女子女,49.6%在盐城市区上学,需交赞助费平均为5459元/人;保健意识差,在查出患有妇科疾病的流动妇女中,只有12.1%的流动妇女进行过治疗.问及未治疗的原因,85.7%的应答者回答不碍大事.针对盐城市流动妇女面临的问题和其服务需求,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萍 《云梦学刊》2008,29(5):113-1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当前高校的新环境让辅导员队伍面临着重要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建设一支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方和西方"轴心时代"的重要代表,在道德学说上分别提出了"志气"观和"行动主义"德性观。强烈的实践精神是其道德伦理的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46.
从文学文本、历史以及文化中发掘女性与女性服饰之间的关系,女性服饰被赋予文化性职能,强调了女性的弱态美.服饰成为文化的象征.作为性别符号塑造了女性客体,以至女性沦为物,等同于服饰,以此呈露女性在现实生活和文学话语中的处境.  相似文献   
47.
本文基于长三角四省一市相关数据,阐述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状况,通过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总体状况优于全国,但长三角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的人力资本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上海的人力资本优势最明显,其次是江苏、浙江;与全国相比,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较显著;长三角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差别,这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差别所致。  相似文献   
48.
毛利霞 《北方论丛》2015,(4):101-107
约瑟芬。巴特勒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权运动先驱。为了废除针对社会下层女性的《传染病法》,她成立全国妇女协会并出任领导人,通过到处演讲、报刊发文、组织请愿等方式反对国家规范卖淫;她谴责《传染病法》违背道德、法律、歧视社会下层女性,主张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为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争取男女平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透视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 ,探讨了撒拉族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0.
随物宛转与心徘徊:诗的生成机制--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正天 《学术论坛》2005,(10):158-162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以"感"为枢纽探寻心物感应的内在关系,揭示心物交融互动的规律,从"即景会心"到"相为融浃",整个过程表现为"随物宛转"与"与心徘徊"的复杂交融,相当深刻地揭示了诗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