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2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36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18篇
人口学   95篇
丛书文集   928篇
理论方法论   312篇
综合类   4684篇
社会学   195篇
统计学   2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values and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 and situations in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we examine how value congruence—the fit or compatibility of values between participants and the organization, or among participants—interacts with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to predict participants' length of stay in their organizations. Introducing the case of a voluntary organization that offers shared housing, we measure value congruence through textual similarity in the self‐introduction documents of 49 participants and the organization's mission statement. This approach differs from the self‐reported measures based on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or recalled interactions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 theory, participants with the strongest beliefs in organizational values had shorter lengths of stay. The amount of intra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lso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 congruence and length of stay.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nonprofit management by considering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and evaluating value congruence by textual similarity.  相似文献   
102.
阮敏 《职业时空》2012,(11):79-81
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具有师范和非师范两面性,其定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和用人机制的变革,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通过就业工作机制创新,才能实现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公路班线客运集约化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关系的协调。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班线客运发展历程及现状,从利益分析的视角剖析了政府、企业、个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利益冲突及利益博弈的内在机理,指出挂靠关系下企业与个体之间的利益争夺是集约化发展难以推进的根源。研究提出以当前利益分配格局为均衡点的“实收配股”集约化发展改革方案,同时强调政府应转变职能定位、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成市场封锁或垄断。  相似文献   
104.
认识储层岩石中含油饱和度及饱和度分布,对驱替机理的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搞清储层岩石在驱替过程中的饱和度分布情况,应用工业CT技术,提出了一种储层含油岩芯被驱替后的饱和度分布的CT密度差测量方法。在岩样的同一断面,分别对干岩样、饱和岩样及在驱替后的岩样进行CT扫描,重建相应的断层图象,测量所建图象的灰度值,计算出相应的密度值,用密度差法计算出饱和度及其分布值。在γ射线工业CT机“CD-300BG”上对某油田岩样进行了实际测量,获得的结果说明,采用CT密度差法测量饱和度分布是有效的。该方法与常规驱替法相比较,具有快速、精度高、无损岩样和能模拟地层状态测量等特点,是油田开发、油藏描述和地层评价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协调博弈作为一类特殊的博弈,在过去几年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协调失败和适应性行为两方面.针对Huyck等研究个体适应性行为的局限性,将近视理论和虚拟动态理论进行扩展.基于实验调查数据,分别找出适合低均衡组和高均衡组的自适应行为模型,同时研究单个个体的适应性行为.研究发现,对于低均衡组,虚拟动态理论是预测中位数最适合的模型,近视理论是预测个体行动最适合的理论模型;对于高均衡组,虚拟动态理论在预测中位数和个体行动方面命中率都是最低的,且大部分受试者基于近视理论预测行动的命中次数最大.该研究丰富了适应性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同时表明了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一致的重要性,慎重对待每一次选择并尽可能多参考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6.
近十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由体制外逐渐走进体制内,与体制的融合成为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而融合的最基础专业服务场域就是社区。文章针对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动态关联的分析发现:(1)居委会承担着管理和服务双重角色,采取综合管理服务方式,与追求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存在不同的服务逻辑;(2)借助项目综合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居委会的综合管理服务融合起来。两种常见的融合方式,一是注重社区整体能力提升的社区社会工作;二是关注专项服务延伸的社区的社会工作;(3)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是“双主体(社会工作者和居委会)”的项目综合社会工作服务的场景服务逻辑,有别于西方七八十年出现的注重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开展的综合社会工作服务逻辑。  相似文献   
107.
校园网以云计算为核心架构,可以实现基础设施与实际应用的分离,解决校园网面临的资源共享、设备更新、管理统一等问题,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为资源的存储和安全提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8.
109.
侗族先民以生产糯稻为主,并利用稻田养鱼鸭,创造了侗族地区“稻鱼鸭共生”的原始有机农业文化经典形式。侗族特有的生存环境和农耕方式,形成了侗族人民食不离酸、喜糯食、喜酒、好鱼、茶饮独特等饮食特点及文化。侗族的原生食品加工方法独特,选料考究,营养价值高,富含各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以鱼类为加工原料的侗族酸食富含人体所需的可溶性钙是新鲜鱼食品的16倍以上,“稻鱼鸭共生”系统成为侗族食材的一个重要来源。稻鱼鸭复合系统保证了侗族传统食品的特殊性及无公害性,只有优质的传统原生态食材才能保证传统民族食品的传统性,保护“稻鱼鸭共生”系统不仅为民族食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原料的保障,也为侗族传统食品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原料供给基础。  相似文献   
110.
Assume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insurance contracts in an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ith related claims are denoted by {Xij, j ? 1}, i = 1, 2. In this article, the asymptotic behaviors of precise large deviations for non random difference ∑n1(t)j = 1X1j ? ∑n2(t)j = 1X2j and random difference ∑N1(t)j = 1X1j ? ∑N2(t)j = 1X2j are investigated, and under several assumptions, some corresponding asymptotic formula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