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4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264篇
丛书文集   244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32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26篇
社会学   1032篇
统计学   14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202篇
  1987年   227篇
  1986年   236篇
  1985年   268篇
  1984年   269篇
  1983年   258篇
  1982年   312篇
  1981年   346篇
  1980年   222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1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7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有偏见地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许多问题,首先是具有社会政治性质和哲学社会学性质的问题。属于这类问题的有:关于战争的起因和祸首、关于反希特勒联盟各国对消灭法西斯韵贡献、关于战败的原因和胜利的根源、关于人民群众和统帅在战争中的作用等问题。他们在一些带有总结性的著作中伪造历史真相的趋势比较明显。在研究战争的个别问题时,他们通常对事实的阐述都比较详细准确。但是,在这种细节准确的背后往往也掩盖着倾向性。  相似文献   
202.
在美国历史上,总有一些政治领袖以国家的命运为名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接受战争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例如,在越南战争年代,我们民族的良心受到了把爱国主义与公民责任等同于盲目地参加与支持那场战争的质问.紧接着越南战争所带来的不适是一种民族主义的苏醒,政策制定者们将军事选择视为一种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外交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现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忧虑便普遍存在———这一点在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德国、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历史学家都在期望战后的世界不要完全不同于战前的秩序。战前的迹象表明,人们同时也在作一些缓和紧张局势的尝试,在历史学家中,这种情况就更为显著。德国学界的国际交往在继续,并且呈扩大的趋势。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友谊变成了仇恨,不仅针对敌对国家,也针对它们的历史学家。战争双方都认为,这是一场两种文化间的战争。一战期间,两大阵营的历史学家立场和行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即不论战前他们在政治问题上分歧多么大,一旦战争爆发,他们都几乎无条件地支持战争,尽管这些分歧只是被暂时搁置在一边,这种情形在德国尤为突出。然而,毫无疑问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在支持与反对战争的双方之间,分歧与一致同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战争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很小,历史学家都不愿接受战争带来的新的现实。一战后,德国的历史学家很少再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国和美国历史研究的新潮流发生联系;由于抵制变迁,德国历史学变得越来越和国际学术界无关。  相似文献   
204.
妇女问题研究在60年代末成了美国教育和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不过,学者们涉猎这一领域的问题要早得多。妇女问题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早在19世纪便进行了,20世纪初也曾开设过有关  相似文献   
205.
波斯史学家拉施特丁的《史集》为研究蒙古人统治之前中央亚细亚草原上鞑靼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拉施特丁认为,蒙古人统治之前中央亚细亚草原地区的居民以突厥部落为主,其组织"结构"为6个鞑靼人国家。本文以鄂尔浑和叶尼塞河流域突厥如尼文碑铭记载为依据,参照汉文史籍、敦煌和波斯手稿等的记载,探讨了9—12世纪在甘肃和新疆的广阔地域内活动的鞑靼人及其政权、9世纪上额尔齐斯河流域基马克人及其部落联盟的形成与鞑靼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6.
本文主要依据<五世达赖喇嘛传><清内阁蒙古堂档>等藏、蒙文史料,通过考察喀尔喀右翼的关键性人物阿海岱青和温布额尔德尼珲台吉在西藏的活动,探究17世纪前期喀尔喀右翼与西藏关系的历史原貌.指出在喀尔喀左翼土谢图汗部崛起之前,喀尔喀右翼在与西藏的关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这一以往蒙藏关系研究中所忽视的史实,揭示了17世纪前期在西藏复杂的政局中蒙藏关系发展的另一端.  相似文献   
207.
各种色调,自古以来就是建筑艺术中积极的装饰手段之一。在蒙古的建筑艺术中,颜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蒙古建筑艺术的民族形式,是在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遵循着一定的艺术传统、颜色心理作用及象征意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蒙古的自然界,有着非常丰富的色彩和色调组合,它们促进了蒙古民族色调的形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以及与空间上的统一,正是由色彩决定的,在建筑物的表面上积极地涂以各种颜色。  相似文献   
208.
地理环境在蒙古高原形成其独特的历史和文明方面非常重要。蒙古高原广阔的山地草原构成世界两大文明区,即中亚绿洲文明区和从多瑙河延伸至中国长城的欧亚草原文明带的一部分。很久以来,蒙古高原就处于世界交通的交叉口。两条大动脉,即伟大的丝绸之路和又叫草原丝绸之路的欧亚草原走廊,将蒙古高原与东西文明中心地区连接起来。游牧文明的出现是对中亚那个特殊地方自然地理挑战的合理回应。  相似文献   
209.
智能手机的图像制造能力给本真生活世界的表象造成了威胁。这种威胁被认为在全球出现并且无处不在,在视听和文本图像方面,它用数字生成的表象取代了本真生活世界的特有表象。对于这个问题,大约一百年前,胡塞尔就借助于形式化数学的概念进行了描绘,他认为这是对本真的非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并因此是对前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然而更早,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经典阐述,他认为,真理问题与表象(幻象)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原型图像性的非表象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被原型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所取代,而存在与非存在多元化的显现排除了关于真假表象之区分的明证性知识。在展现和代现中,胡塞尔对客体的直接被给予性进行了开创性的洞察,在柏拉图对谬误之真的表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诸幻相和图像意识进行了补充性描述。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学阐明了表象的根本性起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它是如何显现的。然而,智能手机的幻影给世界的真正表象带来了扰乱,致使在今天的技术干扰来临之际,现象学尽管拥有最为强大的能力,却中断了世界显现的道路,并且因此中断了它的表象自身。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