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47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2篇
丛书文集   927篇
理论方法论   312篇
综合类   5653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1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要素分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勇  戴翔  张二震 《江海学刊》2012,(4):88-96,238
当代国际分工正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这种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要素分工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贸易活动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资源整合。在要素分工条件下,各国的优势更多地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以什么样的要素参与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中国应努力培育高级生产要素,提升企业整合各类先进要素进行创新活动和全球化经营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2.
要素分工与中国开放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其内在动因是当代国际分工形式正在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在要素分工环境中,决定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参与了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中国必须适应要素分工的发展环境,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3.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南亚一些国家合法的伊斯兰政治势力趋于活跃,非法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也得到发展,活动日益猖獗,对东南亚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破坏和冲击。目前,东南亚合法的伊斯兰政治势力和非法的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响都在扩大,但仍在政府的可控范围之内。因此短期内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变更国家体制的可能性不大,但伊斯兰教和世俗力量的斗争将加剧。从东南亚政治、社会经济和宗教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难以形成大的气候,但东南亚恐怖主义袭击的威胁还存在,东南亚的反恐斗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4.
目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两种。而我国基本上是采用强制披露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反应。为此,应变革信息披露方式,逐步形成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的有机结合;同时,政府也应健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式的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5.
综合性大学举办的教师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它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下缺陷:学术性和师范性难以兼顾,课程设置有待优化,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缺乏合作,教育专业与非教育专业缺乏双向交流等。要推进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综合性大学可采取如下举措:平衡学术性与师范性,推进教师教育创新;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促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教师教育发展道路;加强专业间的合作,促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6.
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 ,副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面貌 ,副刊的多样化成为一种趋势。副刊的类型、可读性和功能等相关的问题 ,需要报纸编辑和理论工作者关注、探讨 ,以使报纸这种传统的大众媒介保持生机和活力 ,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7.
说甲骨文中的蜀国地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勇 《殷都学刊》2005,3(1):10-12,51
甲骨文中的“蜀”,学者多谓此即古代巴蜀之蜀。然四川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国与中原相距遥远,殷商时代考古文化面貌亦与中原相异,不像是甲骨文中与殷商王朝联系颇为紧密的蜀方国。通过对文献和商周甲骨金文的深入研究表明,殷周甲骨金文所见之蜀当在今河南长葛市,与四川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国并非一事。  相似文献   
128.
国民党政府在战后结束中日战争状态,实施对日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当时美国亚洲政策的影响,政策制定遵循美国意志;具体实施随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而逐渐由减缓到停止;最后在法律上放弃对日处置的一切权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美国的压力。美国给中日战争终结处理造成严重恶果,应负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29.
林语堂与萨义德在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是一致的,他们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分析诊断却有所不同。尽管二人都看到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根源在本质主义,但两个人对救治方案的选择又有不同。林语堂的方案是对本质主义进行改造,重新讨论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林语堂选用了孟子的标准,就是四心。萨义德选择的方案是解构式的,批判了本质主义的民族身份观念,而倡导建立对话性的、多变的民族身份观念。他对人文主义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人文主义不是恪守着那个精英的标准,拒绝新事物,拒绝其他文化,而是不断与其他文化交往对话的过程,不断创新的过程。他们的设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东西方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扭曲、偏见等问题仍有重要启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民族参与对话的动态过程,一个谈判、协商的过程。它接近于萨义德所说的人文主义,但在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层面上,它接近于林语堂对"人性"的追问。  相似文献   
1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的前瞻性反思与建设性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富 《河北学刊》2005,25(2):31-36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认识,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与发展。 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缺陷:在研究内容上,忽视了对哲学观本身的一些深层理论问题的进一步追 究;在研究方法上,往往缺乏哲学自身的论证方式,忽视了从"没有分歧的方面"入手、从上位问题入手、从形式化标准入手、从语 言实践入手来研究讨论,往往只是在同一层次上各自陈述各自的看法,缺乏真正的实质性对话;在研究成果上,还没能实现哲学 观的研究与哲学理论本身的研究在逻辑上的衔接。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曾经 是而且至今仍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