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80篇 |
免费 | 193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7篇 |
劳动科学 | 22篇 |
民族学 | 196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103篇 |
丛书文集 | 1308篇 |
理论方法论 | 219篇 |
综合类 | 2343篇 |
社会学 | 298篇 |
统计学 | 3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164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215篇 |
2012年 | 295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346篇 |
2009年 | 395篇 |
2008年 | 376篇 |
2007年 | 411篇 |
2006年 | 344篇 |
2005年 | 338篇 |
2004年 | 175篇 |
2003年 | 158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长期以来中国散文学都是以文道、义法为主流,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散文学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审美论的发展。林纾虽然以古文的衣钵继承人自居,但并没有坚守"文道""义法"传统,而是以情性为散文之本,这就使他在散文审美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意境"、"情韵"与"神味"三说最具代表性,突出地体现了林纾散文学的诗性特质。它们的出现为散文学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近现代散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散文学领域里提出"意境"、"情韵"、"神味"诸说,对于源于诗国的这些美学范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2.
铁路决策既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朝野上下议论的焦点,又是求强、求富宗旨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商战”策略在政府决策之中的反映。从1874到1887年,清政府历经近14年才做出铁路的决策,到1906年,清政府基本上对各省修筑铁路请求都予以批准,使铁路利国利民的共识得以充分体现。围绕着铁路的修建问题的讨论,朝野上下还引出了海防和边防运兵、富国利民、与列强争利权等现实的主题,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人在求强求富道路上艰难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53.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紧迫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组织网络发达、便于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增强执政党合法性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优势,比其他组织更具优势。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为公众参与的组织保障,可以推进公众参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54.
资源型城市转型,城市与矿业企业统筹协同发展,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市矿协同发展系统四大子系统的运行、涨落、控制、协同,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城乡环境变化、社会生活改变,淮南市的实证分析,为市矿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55.
当下盛行的所谓回归了本原的"身体美学",其实存在着诸多误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感性的萎缩与理性的失落。"身体美学"把"感性"等同于身体感知而排除了源于精神感觉的感情活动;对于身体感知的界定又偏重于生理性快感而不是心理性快感,这就切断了身体感知与理性的联系。二是身体的圣化与身体的消费。"身体美学"在批判传统美学中"理性的圣化"的同时,却走向了"身体的圣化"的误区;最终又在消费社会日益低俗化的大众文化中推进了身体的消费,使审美彻底沦落为功利性和商业性行为。三是技术的实用与美学的无用。"身体美学"试图将美学研究推进到实用层面和实践层面,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实用技术;但它在与运动学、健身训练、医学保健、医学美容等学科的联姻中必将不断被异化,最终完全迷失自身。在21世纪,美学研究要想摆脱困境,就要走出"身体美学"的误区,把人的需要推进到生存价值论的层面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重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6.
周岑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6):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时代任务和战略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并使之中国化,从而促进了党内民主文化的发展。探析其生成逻辑和发展成就,有助于破解当前党内民主发展的难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57.
周小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8):68-74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8.
社会管理创新已经作为一项重大的时代主题提出来了,社会管理涉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廓清。不能将社会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创新不是实施全面控制,社会管理与危机管理是有区别的,也不能将社会管理理解为社会服务,还应正确处理好社会管理的"管"和"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法律人培养视角下的法学教育检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法律人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近年来,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大陆本科法学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基本价值理念及其实施机制的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综合来看,当下的法学院教育中,程序正义理念教育不足、法律解释的运用能力培养不够、法律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能力教育不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以及法律思维的训练不足等几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与反思有助于我国法学院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0.
以近三十年为考察时段,关于中国文学理论"转型"的提法颇多.就研究观念来看,"内转外突"模式存在着深层的弊端,而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角度不失为一种较为客观全面的考察策略.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以此为视角,不难发现,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逐渐破除了原有的"社会-政治"型式,向着新的"审美-历史"型式迈进.表现为审芙因素、形式因素的内部研究比重逐渐提升,涉及诸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外部研究也转换着其展现方式,内部与外部、审美因素与社会历史因素相互影响,此消彼长,不断谋求彼此之间的和谐比重,以促成"审美-历史"型式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