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441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1114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广东省电白县沿海潮间带腹足类和瓣鳃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10-1993年期间,对电白县沿海潮间带腹足类和瓣鳃类动物进行调查,获得腹足类107种,分隶于5目、43科、74属;获得瓣鳃类83种,分隶于3目、18科、46属。  相似文献   
892.
Xu Q, Guan X, Yao F. Welfare program participation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Int J Soc Welfare 2011: 20: 10–21 © 2010 The Author(s), Journal compilation © 2010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An estimated 225 million Chinese people have migrated to cities from China's rural area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se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have greatly challenged China's welfare system. The pre‐reform welfare system was a duel scheme with an urban–rural distinction in which rural residents were not covered by state‐run welfare programs and had to rely on their families and rural collectives.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based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s in 1999 made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available for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Using an anonymous survey conducted in seven cities across China in 2006, we found that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 participation rates were low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Individual factors, including lack of knowledge of welfare programs and of a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and macro‐level factors, including type of employer and industry, are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migrant 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welfare programs. Implications for policies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93.
2003年社区矫正在我国的正式提出并设立第一批试点地区,表明我国刑罚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社区而言,其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应与非民族社区有所区别,要在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探索出其有民族特色的刑罚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民族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94.
公众腐败感知受到文化、绩效、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既有研究忽视了不同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为此,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借助2015年的CGSS数据,来探究公众腐败感知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作进一步阐释.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公众腐败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在社会资本与公众腐败感知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法治水平在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公众腐败感知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反腐倡廉进程中,应注重培育社会资本,增强服务绩效,提升法治水平,从而改善公众的腐败感知.  相似文献   
895.
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和整个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二者的对立到二者的同一,再到二者的对立统一.其中第一次否定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的,标志着人本主义范式的最终解体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二次否定则发生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发展和成熟.正是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物质生产→自由活动"的上升逻辑出发,马克思在<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了"自由王国既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又在其彼岸"的思想.这一思想,代表了唯物史观的最高水平,为我们把握唯物史观的实质,划清其同"经济决定论"庸俗理解的界限,回击人本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对唯物史观的"颠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6.
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揭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的主题,而合法性产生于民主;民主是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在这种意义上,他的共和主义是程序主义的;由于这种程序主义对政治价值没有明确的承诺,而且也不能达成"一致同意",所以它必然导向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897.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规律,这也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接受意愿之间形成了一对"供需矛盾"。深入分析这一主要矛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98.
899.
知情权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小林 《兰州学刊》2005,(2):125-128
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府的重要义务与职责,其实质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知情权的概念,即法律关系的一方从另一方依法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信息的权利与自由;知情权可根据不同的标准类型化,并与隐私权、保密权、信息公开权等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900.
朱熹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材《小学》一书中蕴含着许多合理性的教育思想,如:重视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规范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榜样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榜样教育的思想以及重视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的思想等。朱熹的蒙养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