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前期粗放式发展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理应进入规范和完善期,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却存在着关注焦点不是粮食生产、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民福祉,而是合作社外衣掩盖下的个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等"失真"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失真"导致耕地"非农化"、支粮资金被套取、粮食作物被经济作物替代以及农村资本外流等,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失真"与法律不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官员设租、寻租行为等密切相关。为此需要加强准入审核、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机制、健全粮食目标价格机制、加强农村资本监管,以防止和矫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失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为核心的传统流通体系是制约中国农产品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的主要瓶颈。要提高中国农产品流通运行绩效,迫切需要对传统体系进行变革创新。在分析超市农业内涵的基础上,从农业产业利益诉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方式转变、农产品交易方式变迁、国内农业发展态势、国际经验示范等角度探讨超市农业将主导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必然性,从渠道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视角分析超市农业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具有双重影响,它对解决承接方剩劳力和发展经济具有重大助力,但产业转移也会对承接方原有产业结构产生冲击,甚至改变其产业结构的自然演变规律.对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现状进行概述后,运用辩证分析法,探讨了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对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西喀斯特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现象严重,迫切需要转移以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当前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整体转移比例较小、男性青壮年占比大,就地转移特征明显、短期转移兼业性显著,区外以二产业为主、区内以三产业为主等特征,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较低,当地城镇化进程缓慢、就地转移容纳力有限,转移组织程度极低、转移区域过分集中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改变富余劳动力的思想观念,提高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同时加快小型城镇化建设,开辟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新渠道,加强组织转移力度,积极开拓区内外劳务市场,引导富余劳动力多区域转移。  相似文献   
5.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产业转移对我国欠发达承接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投入大、产出小,园区建设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以及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差、规模效益低等现实问题。对此,欠发达地区应围绕产业承接主题进行园区定位、规划,走特色化、差别化路线,打造产业承接、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三位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单一的产量约束转变为资源、市场、环境以及安全等多重约束。传统农贸市场在化解多重约束方面显得无所适从。与社会发展新阶段匹配性更强的超市农业逐步替代传统市场将是必然。分析了发展超市农业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制约我国超市农业发展的不平等竞争环境、农产品经营盈利艰难、传统农户经营理念滞后、农业组织化水平低下以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不利因素,从推进"农改超"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水平、改造物流基础设施、开放区域市场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借鉴代际关系理论、福利多元主义思想,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双代个体特征对家庭双向代际支持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相关数据,建立OLS和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分析框架.研究主要结论有:基本养老保险"挤入"了亲代向子代的经济支持,加剧了逆向反哺现象;婚姻状态在生活照料方面具有显著的"互馈性";亲代学历具有经济支持"溢出效应";子代学历越高越容易出现"代际精神支持冷漠";子女提供的生活照料具有"母亲偏好".研究主要启示有:在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建设的同时应适度提高农村地区养老金待遇,充分发挥婚姻稳定对家庭建设的双向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农业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总结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后,以实地调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探讨了制约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推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并重点对喀斯特山区如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单一的产量约束转变为资源、市场、环境以及安全等多重约束.传统农贸市场在化解多重约束方面显得无所适从.与社会发展新阶段匹配性更强的超市农业逐步替代传统市场将是必然.分析了发展超市农业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制约我国超市农业发展的不平等竞争环境、农产品经营盈利艰难、传统农户经营理念滞后、农业组织化水平低下以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不利因素,从推进“农改超”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水平、改造物流基础设施、开放区域市场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推演看,失地农民社会融入并不会遵循经典理论构想或学者们预设的“迁移—适应—融入”线性轨迹演绎,而是会出现路径异化和内卷化。从实证检验看,基于1935个样本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相对安置搬迁时间为“7年及以上”样本,“1年及以下”到“6~7年”样本更容易融入社会,但融入优势具有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的演变特征。这说明失地农民社会融入会沿着“缓冲适应—快速融入—融入转折(路径异化)—融入内卷化”轨迹运行。为此,应加强搬迁前的思想教育、搬迁后的技能培训与就业支持并强化融入中的心理疏导和建立社区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