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6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83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7 毫秒
71.
72.
近年来,家庭农场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双重钟摆格局,这实际上只是农业经济研究领域中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经典对立的再现。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郊区涌现的夫妻代耕农场的生产劳动中,夫-妻这一劳动单位介于个体劳力与家庭劳力之间,兼具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因此,需要综合实体主义与形式主义两种研究视角和方法去展现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验。本文混合使用民族志田野资料和579份问卷调查数据,共同勾勒出大都市郊区夫妻代耕农场的耕作图景与区域差异,并细致展示夫妻代耕农场的经营方式、生产效率、劳动过程、分工合作、租地契约、外部环境与历史变迁等境况,为家庭农场研究提供一个偏实质主义分析进路的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73.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成效并不显著。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搭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可以展示丰富的应用场景,但缺乏数字化改革推动会造成协同创新不足、有效数据匮乏、平台功能悬浮,陷入数字乡村建设“形式主义”困境。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要以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府部门协同合作,以社会化服务推动产业链流程再造和经营主体关系重构,进而实现资源和信息的高效流动,为农民更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提供保障。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不是简单的数字技术应用,而是需要基于农村老龄化、土地分散化和数据碎片化的现实,进行数字赋能、业务协同、制度重塑,才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74.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主观幸福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随机抽样调查获取的1 354个样本农户的数据,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在参加专业培训的农民、45岁及以上户主家庭以及采用社交电商网销途径的家庭更为显著;(3)农村电子商务主要通过纵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横向提升社会公平感来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其中,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感对参加专业培训的农民、45岁及以上户主家庭、采用大型平台电商网销途径的农户均具有正向中介效应;而社交电商网销路径主要通过提升社会公平感来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因此,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接入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机会;加大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发挥四大网销优势,重点发挥大型平台电商和社交电商网销途径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5.
随着中国草场破碎化问题加剧,学界和政府部门都意识到草场重新整合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和产权理论分析现行产权制度下造成草场破碎化问题的制度根源,构建了一个能够实现草场整合使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当前中国牧区存在的三种草场整合使用实践进行理论化阐释。研究表明:(1)当前草场资源破碎化的根本原因是以草场资源系统(物理)边界明晰了家户草场使用权,而非简单的草场使用权私有化所致;(2)虽然草场流转与股份合作社都能实现草场经营权的集中整合,但只有股份合作社可以实现草场资源的连片使用;(3)联户经营可以将草场经营权转变为放牧权,同样能够维持草场资源系统的相对完整和实现草场连片共用。因此,要实现草场重新整合就需要将以往分散、零碎的草场经营权集中统一使用或将其转变为放牧权,相比股份合作社,联户经营是一种相对稳妥的合作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76.
77.
78.
中、印传统体育文化蕴含了东方文明对于处世之道和养身模式的价值追求,作为东方体育文化典型代表的太极拳与瑜伽术,既是修炼身心、运动健身的重要项目,也是人们了解东方体育文化的重要媒介。跨文化比较分析表明,太极拳和瑜伽术在注重身形技法与艺术审美的结合、吐纳导引与意念游动的耦合、修身养性与天人意境的融合等方面具有共性,也有差异,体现出中、印在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异同。太极拳和瑜伽术的传承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其目标既不是传统竞技搏击术,也不是简单修炼养身术,而是融道德修养与身心修炼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基于对珠三角地区3000多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以粤方言为例实证考察了农民工对打工所在地方言的习得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41.1%的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可以听说”粤方言,“能听但不能说”的有40.4%,而“既不能听也不能说”的有18.5%。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民工来源地与打工地的地理接近性、农民工的职业性质、业余时间看电视、社会交往、永久性迁移意愿、年龄和所在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农民工习得粤方言的效果有较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