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5篇
综合类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与黄老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原明 《文史哲》2004,(3):75-80
葛洪从道论、兼综百家之学和治国与治身三个方面援用了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他的神仙学中所以具有自然论和理性主义的色彩,可从其转承了黄老学的若干积极成分而得到解释。但若对葛洪的这种援用进行宗教追问,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他的裁剪、改铸和整合,适成其神仙道教思想形成的一剂酵母,并在某些环节上为其道教思想体系的建构作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的人学观评说丁原明人学作为人对其自身本质、本性。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课题。仅就我国先秦哲学来说。不仅儒、道诸家对人的问题予以真切的关怀,并且连成书于战国末年的杂家著作《氏春秋》,也在综合儒...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与黄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原明认为,《淮南子》的道论、无为论及其综百家之长的特色均表明《淮南子》建构的是一个以道德为统领而兼容百家的黄老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丁原明 《人文杂志》2006,2(4):31-36
许多科学家认为道家有科学思想,但从科学家的视野转换到哲学文化的视野,倒不如说道家为科学提供了某些文化价值原则。道家的“尊道循理”为科学的求真求是铺垫了一种文化形态,其“复归于朴”则为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怎样不背离真朴而符合自然之道的问题;其相对主义也为破除知识绝对论、科学万能论,实现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文化方法论原则。道家所以同科学构成一种文化价值关系,就在于它所设定的这些文化原则,既是宇宙自然的法则,又是评判是非和社会伦理、规范、价值的原则,因而为现代科学技术怎样朝着符合人文精神要求的合理方向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论墨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家经济伦理思想的特色,在于始终贯串着经济人与道德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它通过对劳动和节俭的双重思考,揭示了劳动和节俭既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又是一个道德价值范畴。通过对物质利益关系的双重思考,指出人类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既是一个经济学的分配问题,又是一个道德价值取向问题,并强调在这种关系的处理中坚持“义”的“利”导向、“利”的“义”导向、公利与私利相统一的原则。墨家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其理性主义的外向型思维和独特的功利主义观照和渗润的结果,为今天建立新型经济伦理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孔子儒学的人学本质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丁原明日本等东亚国家经济腾飞的事实,越来越向人们展示出孔子儒学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并非截然对立,相反,两者倒是在特定层面上有可以沟通的地方.既然如此,那么孔子儒学与现代化结合的契机是什么呢?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其现代...  相似文献   
17.
清代今文经学浅论丁原明晚清时期,脱胎于西汉社会的今文经学,曾一度受到重视和提倡,并被某些有识之士作为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工具。下面,笔者拟就晚清今文经学的两个问题作一浅论,以求放于学界同仁。一、产生与发展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汉学宋学兼采、乾嘉汉...  相似文献   
18.
《文子》与《淮南子》思想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子》与《淮南子》都是反映秦汉黄老之学的著作。《文子》的道论偏重于考察“道”的实体,《淮南子》则偏重于探索“道”的历程;《文子》的无为论着眼于对老子“无为”的改造,《淮南子》的“无为”刚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内容;《文子》在融合百京之学方面,坚持以道为主,兼取各家;而《淮南子》则表现了儒道整合的倾向。《文子》与《淮南子》的思想异同,既展示了秦汉黄老之学的演化,又从思想发展的逻辑证明了《文子》的成书年代先于《淮南子》。  相似文献   
1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原明 《文史哲》2002,1(1):54-59
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依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得以透显的。当它依据这个原则去求“真”时,则表现出合规律的遵道循理、追求世界的本真状态和在其相对主义体系中潜含着若干科学认识因素的科学精神。当它将这个原则延展到属人的世界而成为价值范畴时,则表现出众皆平等、“常德乃足”和安顿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展示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相统一的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并对弥合当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建构新的科学人文主义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道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道论新探丁原明《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汉志把它列入杂家,但从该书以"道"结论一切,并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兼容并蓄来看,其与司马谈所论黄老之学的思想特点(参见《论六家要旨》,《史记·太史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