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44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98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1222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制改革卢东华,丁新约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重塑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在所有制关系改造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寻求合理的国有制实现模式,是我国社会生产力进...  相似文献   
132.
谢炜  丁宝华 《社会科学》2006,(2):108-112
《公务员法》是我国首部公务员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一个较大的飞跃。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 《公务员法》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新内容既包括概念的新内涵和首次纳入法律范畴的新规定,也包括对原条款进行调整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3.
134.
近年来传媒关于公共卫生危机的报道大幅增长.其中的一部分事件,可以说是"媒体制造"版的"伪公共卫生事件",使受众和社会付出了相当大的成本."伪公共卫生事件"与传媒报道的操作失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运用媒介事件理论,剖析了"伪公共卫生事件"的建构过程及其内驱机制,揭示了商业主义、煽情主义对传媒建构公共卫生风险议题的伤害,提出应参照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从新闻实务和职业伦理规范等层面来防范"伪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影响.换言之,应从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入手,推动公共卫生危机报道.  相似文献   
135.
丁德科 《人文杂志》2002,(5):105-109
作为周、秦、汉、唐京畿的秦地,是前期中国历史文化形成和充分发展的中心区域,长期处于政治进步、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地位.唐以前秦地原始市场经济,基本上表现了中国原始市场经济的最快和最高水平,是中国原始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典型和缩影.这不仅从经济角度奠定了秦地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赋予秦学研究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6.
丁肃清 《河北学刊》2004,24(4):120-124
作为散文艺术的派生和分支 ,随笔是与人们生活最为贴近的一种文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者随笔、作家随笔、职业随笔、小资随笔等几类随笔逐渐兴盛起来 ,各自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但是 ,随笔文学在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从而走入了几个误区。随笔创作要想在不断创新中健康发展 ,必须注意增强随笔的文化内涵 ,提升其艺术生命力 ,以达到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7.
二十世纪初,当中国现代作家们开始走向世界文学这一艰难的历程时,中国新文学批评的现代意识也随之生成.现代意识以其勃勃生机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民主气息、宽容意向和开放眼光.新文学的倡导者和活动家们从西方攫取输入的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有五花八门的文学思潮和批评模式。让这些“洋货”流涌进来,其意无疑在于与传统的惰性相抗衡,从而冀求在这种碰撞、交汇中诞生新型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在创作和批评相辅相成中建构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系统。这种自觉意识,在当时文学界最有影响的《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中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同人以为今日谈革新文学非徒事模仿西洋而已,实将创造中国之新文艺,对世界尽贡献之责任。……西洋文艺之兴盖与文学上之批评主义(Cri ticism)相辅而进;……‘必先有批评家,然后有真文学家’,此亦为同人坚信之一端;同人不敏,将先介绍西洋之批评主义以为之  相似文献   
138.
在教学中,当我们讲到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也就是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时,不少学员在讨论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辩证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否定一切,为什么对“文化大革命”必须彻底否定呢?我们起初认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从政治意义上讲的,这里的所谓否定并不是一个哲学范畴,但后来经过深入  相似文献   
139.
做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具体要做到:第一,丰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第二,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平台。第三,充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第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机构与理念。第五.完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课程建设。与此同时,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文化的引领性与时代的先进性,才能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0.
一在文学价值的审美感知、理性确定与选择中,茅盾文学批评的突出的思维品质和本质特点是整体、宏观发散性。正是这种批评思维特质,使茅盾与那些二道贩子式的所谓批评家区分了开来,而取得了一种宏阔的超越意识和创造性品格。茅盾的文学批评价值判断,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阐释与评定,而是一种主动的发现与创造。它不仅超越常人并且超越时代,不仅超越读者而且超越作者,观察、识别、看到并拈出别人视而不见、习焉难察的东西,掘发出作品内蕴的深在价值内容。这样,既帮助了读者理解、消化作品,帮助作者认识自已,又与作者一道甚至高出作者,成为文学价值的创造者。无疑,要想使批评成为一种积极的文学选择和价值判断,确乎需要一种发散思维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