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231.
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什么?通过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认定,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绝非"自然、物质本体论",而是马克思自己提出来的"感觉激情本体论".马克思的本体论分为深浅不同的层次,是层次性多元的本体论,从"实践人本论"、"感觉激情本体论"到"实践爱本论"、"两性情爱本体论",层层深入.马克思的"多元层次本体论"包容量极大,是本体论的划时代转换,为"现代"和"后现代"的哲学本体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是方向性、潮流性的.  相似文献   
232.
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人是关系性存在,人的关系性活动构成了人现实的生活世界.本文试图从"人的生活世界"视角出发,揭示心理健康的历史时代性前提;以"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重新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挖掘人生活世界中四种和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的互动、人与自身的同一、人与"神"的共融对人心理健康的意义,真实把握心理健康的哲学性内涵,用"人的方式"关注人现实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33.
23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大庆市发展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影响大庆市足球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5.
哲学作为人类的精神探索正面临或正处于一种转变中。以往,当人们的精神探索关注主体以外的世界时,哲学大厦完全受理性精神的支撑而矗立,哲学因此被建立成了关于客体性对象的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思维观、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等,这种主客二元对立、任由主体放纵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既反自然、又异己的种种严重不良后果,已难以为继。今天,当年窃取“万物尺度”的人类已开始转向对自己灵魂和意志的审视、检点和立法,在哲学发展取向上表现为对主体自身的人文观、意义观、价值观、理想观、境界观、人格观、自由观、未来观等主体意识的体系性的确立和审慎建构,在主体意识建构的过程中,必然以当代哲学对现实生活的人道批判来开道,所谓的人道批判的“人道”,即合乎人类理想本性之道、合乎人际理想关系之道、合乎天地人和谐相处之道。通过人道“应然逻辑”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提供新型的主体意识观念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人类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236.
劳动价值一元论还是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非常重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但并不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者。所有经济学家都坚持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由于不同时期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不同,因而马克思等以前的经济学家坚持的是以劳动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论,现在人们坚持的是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一元论不是判断其他价值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23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有:竞争的盲目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膨胀、主要消费品和固定资本生产过剩、生产比例失衡、经济跳跃式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等。这些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流通过程还是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有发生的现实性。并不因为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就消灭了经济危机,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238.
备受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于10月27日胜利闭幕,全会公报既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作了全面总结,更对未来全面从严治党作了切实动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全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对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全会公报要求"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239.
台湾新闻的法制管理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与百年台湾历史中所经历的那些社会动荡密切相关.为了巩固政权台湾制定了重重法令规章,加强对新闻媒体及传播活动的日常管理.迫于两岸文化和民间交流不断发展的现状,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用以规范两岸的新闻传播活动,这客观上促进了两岸交流.为了控制台湾新闻局面的恶性发展,台湾新闻评议组织成立后,制订了一批内容具体、规定详尽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但所制定的条文达不到真正实现约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0.
本文追问了中西方关于“管理”和“需要”的概念,认为理论界对“管理”的理解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没有把管理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二是把管理看成组织行为或对他人及事物的管理,忽略了人的自我管理。由此,本文提出,管理源于人的生活需要;管理支撑人的生活需要。管理不仅仅是组织对他人的管理行为,而是每个个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