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张祥龙先生在其富有创见的著作<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三联书店,1997)一书中所倡导的境域构成说,主张一种构成化、非现成化的境域观,意在消解种种二元化的概念思维,深刻而富有新意.但是,作者完全否定主体性以及相关的二元化思维、现成性、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区分则不可取.境域构成说并不能消除主体性和二元化,而且境域构成说本身就预设了主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2.
现象学视野下的中西哲学的解释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光庆认为,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不应该,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间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23.
海克尔提出的生物重演律向我们展示出一个极为神奇而又无比美妙的新世界。生物重演律是说“个体发生就是种系发生的短暂而又迅速的重演。”即个体的发生过程与种系发生过程全息。我们认为,重演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还普遍地存在于宇宙的其它领域之中。因而,生物重演律只是宇宙全息重演律的一个特例,一个实证。宇宙全息重演律是说任一子系统的发展过程是系统发  相似文献   
24.
生的沉思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与其他自然物的不同仅仅是形态上的差异,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无意义的,因为正如其他自然物一样,我们不知道何以生、何以死。当我们问人生意义的时候,同样可以问:一块石头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所谓人生的意义,仅仅表现在社会内部,这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物质创造、人自身的创造和精神创造。进行这些创造的主体只能是自我,一切活动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我"上,没有"我",就没有历史。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各种创造活动之中;在所有创造活动中,唯有精神创造才是最有价值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成正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相似文献   
25.
生成论批判     
当前学术界流行着一股生成论思潮,好像一旦使用了这一理论,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实则不然,生成论并不比预成论更加优越,因为其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比预成论少。生成论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即要生成某物,就必须预先存在生成某物的能力,而且被生成的某物的性质也必须是预定的,否则生成的过程就是无序而混乱的,从而无法生成任何事物。因此,被生成的事物就以生成过程的"目的"的形式制约着生成的过程,使这一过程所生成的不是别的事物,而只能是这个事物。失去了这一约束性的生成过程,就不可能生成任何事物。生成论在本质上是解构主义的,彻底的生成论必定导致事物的解体。生成论不承认事物的预定性,认为有来自于无,这就使事物失去了来源,成为神秘之物。预成论的实质是无不能生有,这一原则是正确的,但其也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同的理论之间不应是一种代替关系,而应是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可以更加完善地解释世界。然而,即使这样的互补仍存在着不可解释的问题,从而不可能提供一种无懈可击的说明。这表明,人的认识一旦超出某个界限或限度,即不再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26.
绝圣弃智——庄子对人类智慧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内容博大.其中,在老子的一系列辩证命题中,都体现了正言若反的特点.在庄子看来,欲还大道,需绝圣弃智,同时,"道"的特点之一即为"道不可言",欲还大道,亦需拥有"与天和"的审美心境.解读老子和庄子的上述命题,对于深入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7.
一、从宇宙全息统一论到全息哲学 从一般意义上说.全息哲学起源于自我超越的尝试。即试图对于本人与王存臻上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宇宙全息统一论进行自我“批判”,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息哲学。因此有必要在这里交待相关的学术背景以及产生这一超越的历程。  相似文献   
28.
真理与约定     
真理具有多样性 ,它是由事物性质及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导致的 ,这种多样性决定了真理的多样性。真理具有个体性 ,最初都是个人发现的 ,最终被社会承认以后才被确认为真理 ,这就是说 ,真理是个人发现的社会存在形式。真理的个体性还意味着真理必须以个人的自觉接受为前提 ,真理不应强加于人 ,真理也无须强加于人。真理是社会约定的结果 ,由个人的“意见”转变成真理的过程就是真理约定的过程。真理具有全体性 ,即任何真理都包含着未知的因素 ,因而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真理。实践检验只在最终证明的意义上是惟一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 ,实践检验存在着局限性 ,那些被检验为错误的东西往往已经无可挽回了  相似文献   
29.
自西化运动开始的一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为中国哲学寻找合法性根据的过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除少数一两种属于传统中国哲学的方法以外,绝大部分方法的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观念体系。这种以西方哲学的立场、流派、思维或方法对传统中国哲学进行解析和批判,实质上是以西方哲学框架体系剪裁和定性中国思想从而给中国哲学观点贴西方哲学标签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中国哲学的原生状态视而不见,传统中国哲学的生存性价值和超时空意义遭到了否定,因而中国哲学获得的“合法性”是被判定了“死亡”的“合法性”。一种哲学的“合法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了某种外来的规范或标准,而在于它自身是否在现实社会还具有创生新思想的能力。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只能从中国哲学自身在现代社会的创生能力中得到证明,这应当是确认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创生能力的根本标志就是新的中国哲学诞生———一种既不同于传统中国哲学也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哲学;是对两者超越的哲学;是能够与两者对话的哲学。一方面它必然表征的是现代中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值得全人类思考的东西,是属于全世界的。具体标志则应当是出现了可以与《论语》、《老子》、《庄子》等相媲美的哲学著?  相似文献   
30.
目前的学术批评,较多的是对于抄袭、剽窃的批评,而思想性批评较少,即使有一些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学术批评可分两种,一种是技术性批评,另一种是思想性批评。思想批评可以使学术探讨深入,可以使理论不断地趋于完善,显然思想性批评对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有更重要、更深刻性的作用,是需要竭力提倡的。因为社会体制的原因,导致学术泡沫化,这是对学术事业发展的一种极大的危害。事实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危害,那就是对思想的重复或咀嚼。思想性批评可以对第二种危害起一定的治疗作用,拓宽学术的视野,推动学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