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1.
本文以“道”的逻辑演进为序,以哲学为视角,阐释了《老子》“道”的分成系谱,提出了“道”分为“无名”的本体之道与“有名”的规律之道,并对“道”如何内化为本体和外化为规律,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对《老子》研究中的一些疑难作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22.
再论道德的主体性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文《论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原载《东岳论丛》1993年第3期)发表后,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并就文中的观点提出质疑,笔者不赐浅薄,拟作此文,对其中的有关问题作以进一步探讨,以此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并答谢读者。 一、问题的提出 对道德的主体性本质的研究,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把道德的主体性问题纳入何种坐标系中。一种富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道德的主体性就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①毫无疑义,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道德的主体性就是集中体现在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规范的继承和遵守上,通过道德主体的能动活动,外在的道德律令可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法则,从而使现实的道德律令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规范。社会为此而蔚然成风,社会秩序为此而井然有序,这是我们丝亳也不怀疑的。 相似文献
23.
任建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1-15
从汉语网络文化体系来看,缘于网络伦理生成的特殊性,任其呈现出道德文化、非道德文化与反道德文化三种模型.由于网络资源及其价值导向受制于法律、市场等因素的约束,使其伦理文化的道德性占主导地位,非道德与反道德文化据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4.
一、情感是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内容
情感作为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人与客体在对象性关系中形成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伴随着主体对客体认识而产生的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以外心理体验的结果又对新的社会体验发生定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5.
艰苦奋斗的时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富足的物质文明,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更。这一变更应是对过去一切价值观念的合理扬弃。然而在这场剧变中,理性的反思滞后于现实的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使许多人忘却了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在传统中辨析拯救富有积极向上价值观念就成为理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笔者仅就艰苦奋斗问题作一探讨。 一、艰苦奋斗是一种文化 艰苦奋斗应该说首先来源于人类在改造自然中所产生的匮乏感。在人类早期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人类只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严峻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使 相似文献
26.
志愿行动成功的五大要素分析——公民道德在渐进中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行动成功的关键是活动的创新。它包括了五大创新要素:其一,理念创新。以传统为根基,返本开新,使传统与现代得以完美对接;其二,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大社会保障机制,使志愿行动有章可循;其三,管理创新。以事业为龙头、优化管理,使志愿行动落到实处;其四,形式创新。以自觉为前提,与时俱进,使志愿行动成为时尚;其五,方法创新。挖掘个性光辉,张扬社会美德,在渐进中提升公民道德。 相似文献
27.
任建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
学学伦理学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陈瑛先生经常告诫自己和奉劝后学者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由此一个众所公认的博学、修道、睿智的长者出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8.
任建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
一 慈善作为一种古老而弥新的一项社会活动历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从本质上讲,慈善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一种道德活动,是人们对处于危困伤残状态而无力自救的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关爱和援助,表达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怀.作为道德范畴的慈善具有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
道德信仰的理论失缺及其实践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信仰作为道德生活存在的至关重要一环,对道德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缘于道德信仰自身的理论失缺,使它对道德生活产生着负面影响。认识这一理论失缺,研究其实践克服途径,对建构合理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体系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目标原则都有着重大意义。一 道德信仰之所以具有理论失缺,对道德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从根本上讲来源于道德信仰自身的特性。从道德信仰来看,道德与信仰的结合,使它既有与一般信仰相同之处,又有与一般信仰相异之点,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仰特征。 首先,与其它信仰一样,道德作为一种信仰具有神… 相似文献
30.
网络拯救 技术、法律与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5
网络资源在方便用户的同时,给社会也带来了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全面关注,这一关注必须以技术为关键、法律为保障、道德为核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