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直觉主义逻辑是达米特语义反实在论的基础。他对直觉主义逻辑的辩护包括证明论、模型论或语义学、意义理论三个层次,他论证了直觉主义逻辑规律是自我辩护的、其语义解释可以避免循环论证,阐明了直觉主义逻辑和经典逻辑之争的逻辑哲学内涵。他提出的协调性、非循环性、组合性等原则对演绎辩护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引起哲学范式的转换和变革,从而提出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纲领,进而成为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新方法。逻辑机器哲学是传统哲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人与计算机的类比,探讨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心智的可能性以及有关的哲学问题。逻辑机器哲学是所谓 “ 信息转向” 的结果,它的兴起标志着哲学的信息转向。  相似文献   
23.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归纳逻辑首要的哲学问题在于,抽象的归纳逻辑系统的句法及其语义解释与现实原型之间的恰当相符性问题。逻辑哲学作为对逻辑的哲学反思,则着重于从哲学角度探讨逻辑问题。逻辑哲学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形式系统内的推理有效性是否恰当地符合非形式原型的问题,亦即恰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24.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有无逻辑是逻辑学界与哲学界的新热点。由于“据西释中”的方法无法适当地解读逻辑与文化的联系,使中国逻辑不仅面临名称的困惑,而且面临失去作为学科存在理由的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未来。从归纳逻辑的视角看,多元化研究路径是中国逻辑研究的必由之路,归纳化路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5.
海德格尔从哲学探究的角度出发 ,对哲学和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 ,逻辑是关于一个语句的意义和判断的内容的。数理逻辑的发展使逻辑丧失其重要性并且远离了本体论的讨论。哲学逻辑并不是一门新科学 ,而只是实现了从一开始就在进行的对于传统逻辑的刻画。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可以得到的基本启示是 :我们在进行哲学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研究的时候 ,一定要有一个理念 ,即逻辑是需要哲学来为其辩护的 ,逻辑的研究要有一个哲学的基础。哲学逻辑是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 ,在应用的过程中哲学理念已经深深地灌输进去 ,哲学与逻辑已水乳交融 ,两者的联盟使得各自的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分析了数据库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与不足,讨论了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的实现和应用,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7.
以进行比较研究作为其反实在论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策略,达米特通过语义上溯,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转化为语义学问题,从而找到了解决争论的关键。在正确理解意义理论与形而上学关系的前提下,达米特运用自下而上策略,试图寻找一个适当的意义理论作为解决争论的基础。为了彻底坚持其反实在论的哲学立场,达米特拒斥二值原则,把直觉主义逻辑作为其形而上学的基础。达米特的反实在论诸策略不仅促使我们深入地思考语言描述与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哲学问题的新视角、新方法,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本文立足于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的三大流派,从总体上提出了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五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在指称域方面实现了由现实世界向可能世界的转化;在指称语境方面实现了由言内语境到言外语境的重心转移;在所指确定的依据方面实现了涵义确定论到实践活动确定论的变化;在所指确定的目标方面实现了绝对确定论到相对确定论的转变;在所指确定的中介方面实现了排斥心理主义到心理意向性复归的变迁。这些发展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可归结为语境观念的转化过程,语境是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变迁的轴心。  相似文献   
29.
生命本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本质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前苏联学者的生命定义局限于概括生命的具体生物化学成分 ,西方学者的定义仅仅概括了生命功能方面一些非本质的特征 ,它们都没有能够在生命本质探索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复杂性科学框架中发展起来的人工生命研究 ,从生命的功能和信息方面概括生命的本质 ,对我们很有启发。生命的本质应当这样概括 :生命是自复制、自适应、自组织的开放信息系统 ,它具有进化 ,对环境做出反应 ,不断自我更新的属性  相似文献   
30.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它不仅表达时代精神 ,而且参与塑造时代精神。哲学要想充满活力 ,便必须与时代同步前进。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劲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展开 ,无疑正是时代巨变的标志。这必然要求哲学的根本性变化 ,而回应这一时代的要求 ,则是每一个哲学工作者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但为了使回应工作富有成效 ,我们必须先行对时代的要求、哲学发展的可能趋向 ,通过讨论形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事实上 ,近年来人们已经频繁地进行着这种讨论 ,但讨论似还有进行下去的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南开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 ,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议论虽然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美学等各个方面 ,但其旨趣却都是指向新世纪中国的哲学发展趋向 ,文章的观点也都是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刊发表这些文章 ,也是意在促进这一探讨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