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濮族是我国古老的部族,他是黄帝族系中的一个分支,在古代时,人数众多,分布很广,被称为“百濮”。濮族和他的亲族夏族,都起源于甘川交界的岷山山地,为了寻找物质丰富的肥沃平原,和夏族同时逐渐东迁。当夏、商时代,已分布于河南郑州至山东曹县一带的古濮水流域。因遭东夷族所建立的商朝的压迫,又往西退避,后来加入亲族周国的联盟,参加了灭商的战争。西周以后,由于濮人强悍,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尚未形成巩固的国家,因而被黄河中游请侯所排挤,向南迁到汉水中游,又被楚国所并。但大部分濮族又南迁到长江以南,再逐渐向西南迁徙,广泛分布于川东、黔、滇等地。  相似文献   
62.
时国考     
时即与邿同,原为一国,后分为二地,系商汤之后,子姓,见《世本》。 时国于商初立国于时来,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四十里的的厘城。 甲骨文、金文皆无时字,但金文有邿、寺、持、特等字。最早的西周晚期青铜器《邿季故公簋》,又名《邿季敦》、《寺季敦》、《邿季故公敦》、《寺季故公(白厶殳)》,共有二器,铭文云:“寺人即邿季故公乍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寺国入春秋后称邿国。而周代邿国已在山东省济宁市东南,当系周公平定三监及武庚之乱后,把时国从荥阳转封于济宁,为伯爵,成为鲁之附庸,大概是鲁侯伯禽采用以夷攻夷的政策,把投降的商  相似文献   
63.
蛮人是中国古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的部落群体,后来被羌戎、东夷等联盟集团所击败而逐渐南迁于长江中下游,还远迁至珠江流域和印度支那半岛,因此被称为南蛮。但也有向北方、东北、西北迁徙的便被称为北蛮,后来这部分北蛮人虽曾成为匈奴、突厥和蒙古等民族的统治者,但因其广大群众多操阿尔泰——乌拉尔语系的连缀语,而经济生活则变为草原游牧性质,因而促使其风俗习惯诸方式大为改变,久而久之逐渐消失其蛮人的传统习惯,而仅仅存在着某些残存的蛮人痕迹。还有一些人则远迁至西藏等地。以后,大多数蛮人已加入了华夏族系列,而成为后来形成的汉族的一个成员。另外一些人,则分别融入于苗、  相似文献   
64.
陶唐氏帝尧,系黄帝之后,姬姓,又说是祁姓,其实姬、祈系古音一音之转,或许是一姓,他立国称唐,在今河北唐县。以后迁徙数地,到达山东定陶县一带;另一支则转迁到今山西翼城县西二十里的唐城,一直延续到周初,才被周成王所灭。成王封弟叔虞于唐旧地,仍立国叫唐。叔虞之子燮,因移居唐城西邻的晋水,才改唐国为晋国。 燮之支子又封于唐,以管理被南徙而来的唐国遗民,另立新国于今河南鲁山县和方城县一带。后又沿着唐河经唐子山迁至湖北随州市西北八十五里的唐县镇,古称上唐乡,成为汉阳诸姬之一。由于楚国的兴起,唐国弱小衰落,到春秋末年,便被楚国所灭。 这前后二个唐国,都是姬姓,延续达二千年之久。但历来史学界并未对唐国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文试图将陶唐氏的来源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5.
苍梧是我国一个古老的部族,源流绵远,在帝颛顼高阳氏时业已产生,可是,到汉朝紉年已不为人们所知。它究竟是溶合于其他民族,还是发展成新的民族?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成员所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一、苍梧族的起源早在帝颛顼高阳氏的时候,有才子八人,第一个就是苍舒,即苍梧部族的首领。舒与梧同属音韵豫部,其音相通转。梧与吾亦同。吾,《尔雅·释诂》:“我也。”即人的自称。苍梧亦作仓吾(《逸周书·王会解》)。舒亦含有吾、予与仲之义。所以苍舒即苍梧,后来以苍舒为首的部族便以苍梧为名了。  相似文献   
66.
<正> 一、西王母的起源 西王母乃来自虞幕有虞氏的一个分支,逐渐西迁者,母、幕、莫、暮、嫫均同音通假。因西迁是幕人分布最西者,故称西莫,又作西母、西谟、西嫫,因其立国称王,故又称西王母,犹如商人祖先亥,又称王亥那样,是东夷人的最高贵称呼。而夏人则称后,如后启、后相、后杼、后芬等。在周前称王的西王母,从其名称看,亦属东夷族。而周人直到季历时才称王季,已是商朝末年,周人称王,乃系效自商朝。 最早的史籍记载,当是《竹书纪年》,周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  相似文献   
67.
<正> 封国的始祖为封钜,乃炎帝器之子,是逢伯陵之兄,传说曾为黄帝之师,甘肃临潭县有隋所置之封德县,可能即封人的发源地,他们东迁至河南封丘、开封一带,建立封父国,以封豨为图腾,虞夏初,遭到后羿族的打击,曾有部分族人分向南北方迁徙.而留后原地的封人,后附属于商,到周武王时,封国便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68.
于越,为于人与越人结合而成。越人为夏禹之裔少康之后,是百越中文化最发达的一支,后来与东夷族於(于)人结合成为于越。商灭夏后,夏桀率领一部分夏人南巡南巢(安徽巢县),用石钺开发江淮,形成了越族,也是越族南迁的开端。到商代中叶,仍留居于中原的一部越人,于商作长期的斗争,又与盂方结合逐渐形成于越。于越在商朝不断的打击下,便逐渐南迁于江汉之间,随着楚人向南发展,于越只得转向东南迁徙。后又被周穆王所征讨,才由江淮转入浙江(钱塘江),最后渡过浙江,定都于会稽,以浙江为防御北方来侵的天然防线。并将其始祖夏禹的陵墓及会稽故地也移到今绍兴来。周代便兴成了越国。不断和自北方迁来的吴国——周朝的王室作艰苦长期的斗争。而吴国背后有同姓强国晋国的大力支持,而晋、吴的共同敌国楚国又与越国联合,形成了以晋、  相似文献   
69.
<正> 学术界的一些专家,都认为《楚辞·九歌·河伯》的“河伯”即河神——黄河的水神。但没有从民族学和历史地理学方面去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致从此端至彼端,不断地循环回复,翻来复去,总跳不出旧的窠臼,围绕着一个“神”绕圈子。其实,河伯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族,其酋长叫河伯,曾在疏导黄河中发挥过大作用,死后被中原地区的华夏、东夷各族方国奉为河神。楚国也是一个黄河下游的古老部落发展而成的国家,与河伯国相邻,故也与中原各国族同样有崇拜和祭祀河神。  相似文献   
70.
宋代蒋宁亚墓在岳阳县兴旺乡杨幺湖黄龙山上,即《蒋氏族谱》所称“在县南白沙湖上。”因杨幺湖在白沙湖西面。光绪《巴陵县志》卷六《舆地志,胜蹟》云:“蒋宁业从岳飞讨杨幺有功,官号怀远将军”。吴敏树《柈湖文集》卷四《蒋氏谱序》:“余徵蒋氏之谱,始自唐天复间,有朝万者,自豫章迁来(巴陵)。传十一世,曰宁亚,当宋南渡初,佐岳飞平湖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