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8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公开透明、快捷高效、安全开放的网络反腐舆论监督模式既提升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又强力遏制了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进而推进了民主法治化进程.然而,网络反腐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自发性、无序化与侵权化弊端,则与法治社会的构建格格不入.故而,需对网络反腐模式进行理性思考,从官方与民众两个维度来制定应对之策,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以最大程度释放其正能量.  相似文献   
242.
儒学的德性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建立在“天命之调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哲学基础上。“天——性——道”这一以人为中心的环状结构,体现出儒家的人本哲学思想。儒家的价值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形而上学基础“天命”是其终极价值源泉;作为价值尺度的“德性”为其核心;“修齐治平”是其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3.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在农业系统中,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时代挑战、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任务更加艰巨,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也相应地更加趋向多渠道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244.
锡克人是主要生活在印度旁遮普邦的一个群体,然而大批的锡克人不断移居境外,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境外锡克人群体。文章阐述锡克人移居境外的情况,从宗教的角度分析锡克人移居境外的原因,并对锡克人在境外的遭遇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45.
形而上学略论——回复陈明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而上学就是关于“形而上者”(形而上的存在者)的思想学术,这种形而上者作为唯一绝对的存在者(所谓“道之为物”),乃是“形而下者”、亦即众多相对的存在者(所谓“万物”)的终极根据。形而上学是不可逃逸的,但传统的形而上学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必须重建形而上学。这就必然要求追溯到先在于任何存在者的、“前形而上学”的观念:“生活”亦即“存在”的思想视域。  相似文献   
246.
墨子的根本宗旨是谋"百姓之利",除"天下之害"。利害在于治乱;治乱在人,故须"非命"。治乱的根本乃在于"仁义"与否:祸乱的根源是人们"不仁"而"不相爱",故呼吁"兼爱";祸乱的表现是人们"不义"而"交相贼",故主持正义、诉诸"交利"。当务之急乃是"非攻",因为当时最大的祸乱就是诸侯兼并战争。防止攻伐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足够的国力,故须研究治国强国方略;二是充分的守备,故须研究战略战术、军事装备,进而研究科学技术。上述"仁义"价值须有一个形而上的超越者作为终极根据,故须"明鬼"而尊崇"天"之"天志"。"天"的世俗代理人即"墨教"宗教团体;墨教并非为某个特定国家谋利,故须独立于任何国家权力系统之外。然而墨子关于权能格局的思想存在着深刻矛盾:他所维护的和平秩序,乃是承认王权衰落之后的"国际"格局,即是多极权能格局,这与神圣代理人的独立性互为条件,此乃墨学在皇权专制时代衰绝而在近代复兴的根本原因;但其"尚同"思想却恰恰与上述多极思维相冲突,这是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皇权专制的历史趋势的反映。  相似文献   
247.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学前教育问题涉及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国家要高度重视幼儿教育,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同龄儿童接受平等教育资源,对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均衡视角,对北海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北海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研,从市场机制等方面了解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研究发现由于政府管理职能缺失,财政经费投入机制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区县幼儿园教师资源差异显著,民办幼儿园竞争处于劣势地位等问题,从建立均衡二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实现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8.
从认识论到意志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哲学界流行的西方哲学“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 为西方哲学的两次转向实际上应是近现代的“意识论转向”(包括近代的“认识论转 向”、近现代的“意志论转向”及现代的“潜意识转向”三个阶段)和现当代的“符号论 转向”,并集中对哲学史上认识论到意志论的转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9.
孔子称管仲“如其仁”,按孟子、荀子与朱熹的解释,并非真“仁”,而属“以力假仁者霸”。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理解。所以,孔子才批评管仲“不知礼”。孔子对管仲的批评集中于“仁”(博爱)与“礼”(制度)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意味着“礼”是“仁”的必要条件;“人而不仁如礼何”意味着“仁”也是“礼”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管仲“不知礼”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仁”;反之亦然,从管仲“如其仁”(即非真仁)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礼”。孔子并不是说管仲不进行制度建设,而是说他不懂得制度伦理学的原理,因而其所建构的并非孔子所主张的儒家“周制”的制度,而是法家“秦制”的制度。儒法关系的历史大致可以这样勾勒:孔孟时代的儒法对立;帝制时代的儒法合流;未来可欲的儒法再度分途。  相似文献   
250.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解构本体论”成为强大的“哲学”思潮;然而,本体论恰恰是“哲学”的核心。本体论的必要性在于:人类关于一切存在者之存在的所有观念必定是一个有序的层级性的整体,它必定有一个塔尖,此即所谓“本体”;否则,人类的观念就不成其为一个有序的系统。因此,生活儒学的态度是:必须解构旧的本体论,然而同时必须建构新的本体论。为此,必须追溯到“前本体”即“前存在者”的存在或生活,即生活论或生活存在论为本体论奠基,本体论再为形下学(知识论、伦理学)奠基。因此,生活儒学建构了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进而建构了指向现代性的“超越本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