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劳动力”概念关涉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当年,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运用,是从否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发的,也是与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目标模式相联系的;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要求对此重新认识,其关键是恢复马克思“劳动力”概念本来具有“人力”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落后民族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赶超先进民族,进而创造出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模式。它在实践中的初步形成,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渐进过程;它在内容上的基本确定,需实现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统一;而它在理论上有待实现的突破,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变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各尽所能是人类追求的最佳发展状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基本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60年中,前30年主要运用计划经济方式促进各尽所能,后30年主要运用市场经济方式促进各尽所能,未来30年将通过不断创新市场经济体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理论,已不能全面解释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中国改革实践的发展,成功造就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还是剥削者,已成为消除思想混乱、明辨前进方向而必须回答的问题,它客观上要求从基础理论层面说明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显然,经典作家原创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能对之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应根据当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剥削现象作出新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实质就是按劳动能力分配。人类社会历史与逻辑演进历程表明:人类历史就是劳动能力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按劳动能力分配是人类社会的内在分配原则;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就是在存在商品货币条件下实行按劳动能力分配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列宁主义使社会主义运动在实践层面实现了一次质变,但未能从理论上完成同样的转变;邓小平理论承接了这一历史任务,其深入发展将带来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生产力”,但把科学抽象为历史的一般存在,淡化了脑力劳动者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认了脑力劳动者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理论调整,反映了时代条件的变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乃至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化体现为人类大脑组织所形成意识能力的发展形态,中华文化体现为人类群居方式所形成合作能力的发展形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使民族史转变为世界史以来,西方文化引领了工业化进程,其优胜劣汰机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融合了个人意识能力和国家合作能力,创造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家国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14大提出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必将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论则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邓小平强调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可能性,而江泽民强调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现实性。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必然形成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导致按要素分配,那么,在经济改革方面,继邓小平通过选择市场体制强化了按劳分配机制之后,江泽民必然需要通过肯定按要素分配以鼓励民营企业继续发展;与此相一致,在政治改革方面,继邓小平通过调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重新诠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后,江泽民必然需要通过调整关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理论,重新诠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执政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执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