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纵观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都是波浪式的前进与发展的。有时掀起高潮,有时落于低潮,不断地出现高低潮之间的转变。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就是社会主义的潮流涨落。当前,研究、揭示和掌握社会主义潮流涨落的理论,具有极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什么是社会主义高潮?什么是社会主义低潮研究、揭示和掌握社会主义潮流涨落的理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高潮,什么是社会主义低潮。  相似文献   
92.
1921年,随着俄国人民的国内战争取得胜利,苏维埃国家也从军事上、政治上得到了巩固。与此同时欧洲革命形势退潮,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摆脱了经济政治危机,巩固了政权。这样,就出现了苏维埃俄国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这以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正确地分析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妥善地建立和处理同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3.
俄国、中国等国家,由于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性,易于发生革命,革命的攻击力量异常强大,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易于把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因此,这些国家必然先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由于这些国家革命前的经济社会落后性和现实的经济落后性,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在寻求克服和纠正曲折的手段时,其思路也应紧紧地扣住这些国家的经济落后性.  相似文献   
9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抽象地、原则性地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二是反对制定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十分完善的方案.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标准"的理论有新特点,即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的愿望,以广大群众的意见为依据,认为被广大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东西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东西.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压倒一切的标准"理论,其内容一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不断地增加人民的收入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95.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列宁鉴于苏维埃政权镇压剥削者反抗的需要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的需要,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铁的政权”的论断。他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产生的特点和产生初期运作的特点,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的论断。他根据党和工会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同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由若干齿轮组成的复杂体”’的论断。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这些论断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6.
马克思、恩格斯制定《共产党宣言》,对《哥达纲领》和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的批判,证明了他们对党纲作用和对党的政治路线建设的极端重视。列宁重视修改党的纲领,领导党依据于党的纲领制定和形成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及方针政策。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概念,指明了它的主要内容,指明了党的政治路线具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特点。江泽民提出了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观点,提出了以"讲政治"的途径落实党的政治路线的观点,还提出了把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科学发展的要求和任务纳入了党的政治路线之中,推进了党的政治路线建设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原苏联理论界和当代中国理论界大多数人认为,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即武装起义胜利后“最初几天起”就领导展开了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对列宁思想和实践进行脱离俄国实际的、激进化的装扮。实际上,这一时期列宁在俄国农村社会变革问题上主张对农民平均分配土地,发展小农经济;在城市变革特别是工业变革问题上主张在工业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即在不剥夺资本家财产的前提下由工人组织对企业的生产和分配过程进行监督;领导进行了国有化工作,但这一时期已实现国有化的大中型企业在全国大中型企业总数中的占比极少,而且在1918年4月提出必须暂停国有化,把“工人监督”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主张实施国家资本主义措施,并要求学习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因此这一时期列宁的思想和实践属于务实、渐进的政治性质:充分地关注到了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政策;认识到了俄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长期性,主张渐缓地、平和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只有这样认识和把握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的思想和实践,才可理顺十月革命后列宁思想和实践的发展脉络,即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国内战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他都主张务实、渐进的发展和过渡。只有这样理...  相似文献   
98.
前几年顾玉兰同志在我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做的博士论文是《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该论文的开题和答辩过程我都参与了,记得答辩时各位老师都高度地评价了她的论文。去年,她的博士论文被评定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该学科的正式获奖名额空缺)。同时该论文经过进一步修改,以《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为书名,得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了。该著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以及列宁对它的发展。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学术界一般称其为东方社会“…  相似文献   
99.
在百年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无产阶级执政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条鲜明的逻辑脉络。它由三条逻辑主线构成:一是加强党的纪律和党的统一,二是从严治党和强力反腐,三是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百年以来,执政的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使得这三条主线得到强劲的显示,从而具有无限的力量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并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伟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0.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首先明确提出了“人民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在列宁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通过文献介绍和文本翻译的方式传入中国,不断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接触、接受、认可、认同,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创造与实践探索中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行动准则。以列宁及其文化著述在中国的传播为视角,爬梳列宁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关于人民文化观的介译,进一步彰显其在中国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