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瞿秋白的审美趣味和批评基准与其思想变迁曲折紧密相连。作为古典文艺趣味纯正的文人,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始终夹杂着中国古典的文艺趣味,但他最终仍选择朝向现代文艺思想进行艰难调适,并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早期的文学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从贵族到小卒,瞿秋白试图着力完成古典文艺趣味的现代觅渡,其文艺思想历史轨迹对考察中国现代文艺的转折无疑具有重大发掘和体察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文本欣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理论是时代经验的总结。当下语境里,古文论经典正遭遇着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理论翻译话语激流的冲刷。然而,平静地回溯当前的文论现状可以发现,古代文论经典作为融汇在文化血脉里的思维潜流,仍旧生机勃勃地生存于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论域之中,从对"赋诗断章"到"妙悟"的讨论正可见一斑。"比兴"思维和"妙悟"审美理论蔚为大观,是中国文化语境里一个伟大而古老的诗学传统,展现着古代文论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自洽弹性。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是当下较特出的女作家,与其他女作家和晚生代小说家迥然不同.迟子建于传统审美惯性中找到生长点,传统成就了她但也迅速开始淹没了她.为了抵抗无奈而必然的淹没,她选择诗意作为特出于传统的舢板和普渡莲花,在呓语叙述与记忆的当下怀想中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但似乎仍旧无法避免自我包裹、掩耳盗铃式的归宿.迟子建的困境,是单凭记忆和想象力进行创作之途径的困境.这也是当前大量作家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极度匮乏,导致想象力处于无根浮游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拥有政治革命家和文学家双重身份的瞿秋白,曾介入为数不少的文艺论战活动,但这只是他主动回返文艺战线及其曲线从政的努力.他对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批判,不仅呈现了中国现代文艺论战的政治情态特征——政治空间争夺的实质与现实利害迂回的策略性,而且表露出瞿秋白文艺思想在革命政治实践初期的特点:政治性和战斗性.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坛最重要、更是发育得较为充分的文体之一.长篇小说最核心的艺术参数--文本结构的艺术节奏,无疑是它的艺术生长点.长篇小说的艺术规定性--"长度"和"跨度",要求其形成独特的结构艺术形态.由于长篇小说在物理长度和心理广度上的要求,同时也势必与结构艺术上的节奏追求形成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和鲁迅之间的文学交往和私人友谊,不仅导致鲁迅和梁实秋之间翻译论战的微妙变质,而且形成现当代思想史上一整套学术争鸣与政治意识形态争夺二者迅速转换的思维机制,对现代中国学术进程、文学翻译和异域思想资源的引进导向、现代中国文艺传统发展等问题影响甚大.对此历史性私谊在思想史视野中进行历史还原和意义讨论,既可呈现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在日常活动层面上的经典化历程,从而对文学和政治的复杂绞缠有更人性而平和的理解;又能推进对现代文学史上私人因素在文学传统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反思,还原被政治功利和历史叙述"后视镜"双重遮蔽的文艺思想本身的学术价值,并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理路的逻辑转折与思维变异.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是从儒家经典世界走向现代马列文论建构的文艺理论家。从社会功利角度观照文艺始终是其基本原则。在接受共产主义革命信仰之后,瞿秋白的古典文艺思想在实用主义主旨上迅速与革命事业的需要联系起来,成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而这在以阶级来划分立场的时代最终只能成为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的中间物。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文学批评尖锐、浮躁和意气的大背景下,茅盾文学批评凸显出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美学品格,这对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既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也具有异世而同时的比照和反思价值.茅盾文学批评开阔的历史识见、浓郁的社会气息、他的批评视角的及物性、他作为批评家的勇气和正直以及他对异域思想理论资源的理性态度,都值得当下文学批评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对茅盾文学批评的研究,有肯定和贬抑两种态度。其实,茅盾文学批评不仅在论说方式上 独树一帜(如:历史——社会批评、作家作品论批评方式),而且在批评心态上的平和敏锐上也独具魅力(如:面对当下的关注与敏感时,表现出难得的亲和批评姿态;在面对西方潮流冲击时,体现出应有的审慎态度)。同时, 茅盾文学批评还在四个方面丰富着当下文学批评:强烈的责任意识、宏观微观结合的眼光、客观辩证的思维、讲 真话的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