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并不是象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另一位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其实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自动、自主而充满兴趣地学习,掌握一套有成效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具备一种不断探索、更新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极为紧要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种教学思想呢?这需要作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32.
心理所有权理论对职业经理职务侵占行为的一个解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比较系统地述评了心理所有权理论,并对影响心理所有权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不完全的初步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经理职务侵占行为进行了新的解释。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或企业主与经理人分享企业控制权,使掌握控制权的职业经理人常常认为自己的期望收益低于实际收益,从而导致侵占行为的发生。其发生的机理是:所有权决定了公司制度,公司制度决定了经理人的实际收益;而经理人在行使控制权时,会产生心理所有权,进而产生收益期望。一旦实际收益低于他们的期望收益,经理人就有可能产生侵占倾向或行为,并且,这种实际收益和期望收益之间的差别越大,侵占倾向就越高,经理人就越有可能实施侵占行为。  相似文献   
33.
儒家伦理与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目前有关儒家伦理与海外华人经济发展关系探讨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评述,进而深入分析了儒家伦理在海外华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论述了儒家伦理能促进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动力,其自身必须实现义利观的核心转换。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古老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融合。  相似文献   
34.
基于情绪中介机制的辱虐管理与偏差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  严鸣  储小平 《管理科学》2014,27(5):69-79
理清偏差行为的成因和动机机制是偏差行为研究的焦点,但基于本土企业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从员工工作场所情绪感受的视角,应用情感事件理论,探讨消极情绪在辱虐管理与组织偏差行为和主管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并比较辱虐管理对两类偏差行为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对19家企业、180名管理者和360名下属的配对研究,采用阶层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显著正向影响两类偏差行为,但员工展现两类偏差行为的倾向并不等同,即员工展现组织偏差行为的倾向强于主管偏差行为的倾向;消极情绪是偏差行为的诱发动机,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偏差行为和主管偏差行为,并部分中介辱虐管理与两类偏差行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一社会是进步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信念.列宁说过,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最高标准当然不是唯一标准,实际上衡量社会进步还有其他方面,我们在这里只讨论如何理解这个最高标准,而不展开对其他标准的全面论述.很长时间内人们只从外在方面去理解生产力,把它看成是单纯的物即技术工艺设备,因而生产力的发展被看作是一种外在财富的发展.以此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就导致了逻辑上的矛盾:外在的物似乎成了目的,而人本身的意义却不见了.或许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