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中国”一词出自汉语古典,是一个今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从古代到近现代,其词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它是文化的古今更革、中外交会的产物。这种曲折的流变体现在:从古代的“城中”义到“天下中心”义,进而演为近代的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  相似文献   
72.
同十多年前国内学术刊物寥若晨星相比,近十年来社会科学杂志可谓“群星璀璨”。这自然是值得庆幸的。然而,面对这色彩缤纷的众多刊物,读者颇有点目不暇  相似文献   
73.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俄、德、日、美等国相继跻身湖北。这个深处堂奥、风气古朴的内地省分,一变而为“商贾幅辏,白暂人种联翩并集”的列强“势力圈竞争之中心点。”“锁国时代之楚”,变成“门户洞开之楚”,湖北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列强对湖北大举渗透,造成中国腹地固有的封建政治、经济体制分崩离析,起关键性作用的活动有如下几项。  相似文献   
74.
一、文化的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文化并非诸成分的机械拼接,而是各要素有机组合的生命整体,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的动态开放系统。文化除有共时态的综合特征外,还有历时态的积淀特征,兼具延续性和变异性双重品格。一个民族或国度的文化系统只有在其生命运动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求得延续与变异,稳定与动态的对立统一,方能生生不已,昌盛繁荣;反之,则有可能走向衰落甚至灭亡。  相似文献   
75.
76.
黄遵宪、梁启超、严复、章太炎、孙中山代表了清末民初先进的中国人的封建观.他们论"封建",遵循概念演化的合理路线--坚持古今义的既因且革,中西义的兼容并包.如此重构再造之新名"封建",其内涵为贵族政治、领主经济,外延指殷周制度,也涵盖欧洲中世纪、日本中世及近世的同类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形态的共名.这种封建观较好地实现了概念演化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又初步达成中国传统史学概念与西方史学概念的通约与整合.然而,清民之际的论者,未能全方位考察社会形态,尤其缺乏经济的、社会结构的分析,故其"封建"观在理论上尚显单弱,不足以抗御后来兴起的强势的泛化封建观的挑战,故在20世纪30年代以降,逐渐隐退于主流之外,然其蕴藏的合理精义,值得我辈认真体味.  相似文献   
77.
吴于廑先生(1913-1993)撰于20世纪40年代的《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解体》(1941)、《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1946)(两文简称"吴著"——引者),收入"武汉大学百年名典",2012年12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氏以世界史专家名世,其关于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农耕与游牧"、"农本与重商"等精辟论断,惠及后学,影响深远,其间皆透现着由中西历史比较获得的卓识远见.今日我们有缘阅览吴氏30岁前后写作的两部论著,可以清晰窥见其在中西历史比较方面入木三分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78.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性民主革命。这样的革命,只有在近代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方有可能发生。考察短时段的辛亥首义须放眼较长时段的湖北新政。湖北新政之兴实业,使武汉拥有一批官办军事及民用工业企业,从而为辛亥首义的成功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练新军,造就了一支既区别于旧式武装,又有别于北洋新军,基本为革命党掌控的精锐之师,以致辛亥首义成为一次革命党人在大城市发动的新军起义;办文教,培养出有别于旧式士大夫,具有放眼世界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效法西方的迫切改革愿望、深怀救国拯民强烈责任感及使命感的湖北新式知识群体,为辛亥首义造就了骨干力量。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新政,其主观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和纲常名教,客观上却使新政的种种举措推助了革命,实为种豆得瓜。孙中山曾称当年主持湖北新政的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是将短时段革命的深层动因归之于长时段近代文明积淀的卓见。  相似文献   
79.
主持人语     
"语义学"是研究词语意义的学问,我国传统称"训诂学"。用通俗的话解释词义谓之"训",用今语解释古词语谓之"诂",清儒将这门解释古书中词语意义的学问发挥到极致。我们今天研习的"语义学",承袭训诂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又赋予现代语用性与思辨性,较之偏重古典语义的训诂学,其探讨领域更为深广,包括字音、字形与意义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义构成的因  相似文献   
80.
"中国"、"中华民族"是当代两个普遍使用、耳熟能详的词语,它们的语义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萌蘖而生、曲折流变、逐渐成形并最终确定。"中国"较早见于周代,初义为"中央之城",指代周天子所居京师,而与"四方"对称,后又衍化出诸夏列邦、国境之内、中等之国、中央之国等多种引申之义。"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家概念,萌发于宋代。国体意义上的"中国"概念,是在与近代欧洲国家建立条约关系时正式出现。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古汉语的"族"、"族类",是区分"内华夏、外夷狄"的旧式民族主义概念,而双音节的"民族"一词,乃是近代民族主义概念,以往多认为是从日本输入的。由"民族"与"中华"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中华民族"出于晚清,曾与"中国民族"同位并用。中华民族呈现的多元一体格局,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在多样性中保持强劲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