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法经济学分析中的波斯纳分析范式,即法律的经济分析,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为分析对象,以各主要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为分析工具,探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背后的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22.
简要分析和介绍了福建省吸引FDI和能源碳排放的基本情况,运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了2001-2011年福建省吸引的FDI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吸引的FDI与能源碳排放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福建省吸引的FDI是福建省碳排放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逻辑探讨新农合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思路。认为,通过考察医疗市场的交易成本、公平与效率问题,对于新农合绩效评估更具客观性。在新农合实际运行过程中,预期结果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产专用性、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亟需政府层面的规范引导。基金运行情况、制度运行成本、利益主体行为特别是参合者的认同是新农合绩效评估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4.
林业生产分工是农户克服家庭林业经营困境、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交易成本理论,采用福建省农户调研数据,选取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交易成本对农户林业生产分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衡量信息成本的"周围农户参与分工的比例"和衡量执行成本的"是否签订书面协议"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林业生产分工行为.同时,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林地细碎化程度越低,农户就越会选择林业生产分工.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在构建林业生产分工服务信息平台、强化分工服务规范性、建设多部门综合联动的发展机制和适度扩大林地经营规模等方面做出努力,以便为建设林业生产分工服务体系和促进林业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听到这首深情优美的歌曲,人们就不由得想起电影《上甘岭》中那位在坑道中为重伤员演唱的女卫生员王兰。  相似文献   
26.
27.
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研究侧重于信贷需求方面,本文应用调研数据,从信贷供给的视角研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覆盖率相对较低的问题。通过对福建省试点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现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困难在于信贷供给不足,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信贷供给。为了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覆盖率,需要加大试点力度,多方总结实践经验;加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的激励;积极构建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8.
福建林业的发展,既与全国林业发展形势相关,又为本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现状及趋势所制约。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本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中林业发展优劣因素,是我们正确制定福建林业发展模式的先决条件。 我们认为,福建作为“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改革试验区,实施沿海外向型发展战略,为福建林业发展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机遇。首先,中央赋予福建特殊政策、灵活措  相似文献   
29.
利用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基因资源的产权配置与利益分享问题.首先利用产权理论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比较了基因资源初始产权不同配置的经济效率,得出基因资源初始产权配置不同,经济效率也不同.基因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形式的经济效率大于人类共同产权形式的经济效率.然后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植物培育权利益分享问题,得出发达国家将利用基因资源培育出的新品种收益的一部分分配给发展中国家,能够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30.
以Grossman模型为理论模型,采用Probit模型、Multi—Logit模型等计量方法对福州市所辖闽清、连江、闽侯等6个县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中的就诊行为、就诊单位的选择、就诊的医疗费用负担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户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因素影响农民的就诊选择;文化程度、健康情况、负担系数、收入水平、家庭规模等因素影响较显著,而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党员、是否村干部等因素影响较不显著。(2)到就诊单位的距离影响了农户对就诊单住的选择。(3)“新农合”制度对减轻农民负担有积极影响。建议,应当尽量提升报销比例,降低报销起付线,尽可能简化与农民相关的制度安排;要合理利用合作医疗基金。制定适宜的门诊和住院补偿方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