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刘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5)
一九二七年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伤逝》,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斗争,实现了婚姻自由,抱着美好的希望,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家庭。可是,没过多久,涓生遭到失业的打击,在生活的重压下,两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至不得不分离,子君回到父亲那里,悲惨地死去;涓生重又返回最初寄居的会馆,独自咀嚼着苦味的人生。作者当时创作这篇小说,意在告诫他所同情,爱护、并寄予期望的中国青年: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完全是正当的,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下,如果把奋斗的 相似文献
12.
刘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了二十八年血雨腥风的斗争,终于“一唱雄鸡天下白”,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场“天翻地覆概而慷”的历史巨变,曾经是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写不尽、描不完的重要题材内容,尤其是在长篇小说领域,五十年代以来,产生过不少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红旗谱》、《青春之歌》、《风云初记》、《红日》、《红岩》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有趣的是,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都是这场命令斗争的“过来人”。他们以这场伟大革命的亲历者的身份,回首当年,抒写怀抱,字字见真情,笔笔含深意,因而读来感天动地,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3.
存在着“非语言”的思维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存在着“非语言”的思维?实际上,这是语言与思维相互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就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一直存在着“语言思维论”和“非语言思维论”的争论。应当说,两种观点都在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开辟道路。在讨论这个复杂问题中有一种偏向,即没有着眼于意识整体同语言的关系。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一 近几年来,讨论语言与思维相互关系问题的文章所使用的概念(如意识、思维、语言等),含义往往是不一致的。“当然,作字眼上的争论是不智的。” “但是,如果要进行论争,就要确切地阐明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