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时代的大趋势。对于科技哲学研究来说,其重点不在于证明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因为该合理性已被工业革命的实践所证明,也被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知灼见所论定。科技哲学界研究重点应在于寻求科技与经济相互转化的实现机制,为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可行性研究。本文在考证分析马克思主义有关科学技术与劳动价值论的经典论述基础上,在理论上提出“科学价值库”范畴,探讨“科学价值库”价值的累加及价值的显化和实现的过程、机制,进而在“科技第一生产力论”的背景下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52.
刘冠军 《学术研究》2000,(10):31-33
科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劳动价值论之内涵十分丰富,而科学价值库理论是其核心;在理论上应区分科技劳动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这对于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指导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以“雇佣劳动”为研究对象,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异化本质,并预示了雇佣劳动的终结形式,形成了雇佣劳动理论。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点,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作者根据法拉第的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认为在人类社会有机体的周围也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社会场。他将胡国祥同志的社会力论纳入社会场论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5.
刘冠军 《齐鲁学刊》2006,1(1):83-90
从“科学理论”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中外理论界众多价值、价格学说中的一种,而且在我国是影响颇大的一种。在此之外,中外理论界还提出了各种“非劳动价值论”学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生产费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效应价值论、边际效应价值论、供求决定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建立在“劳动”这个人类本质活动基础上的价值论研究的结晶,它与各种非劳动价值论相比较,是更为深刻的理论,是在科学地区分和严格地定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和价值形式、价值和价格、物化劳动和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等诸对范畴的基础上,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的有机统一的宏大理论体系;而各种“非劳动价值论”的学说,基本上都是在现象层面上对价值或价格的考察,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远没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那样深刻。  相似文献   
56.
刘冠军 《文史哲》2002,46(1):162-164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科技价值的源泉是科技劳动。理论科技成果的价值转移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科学价值库”,它是所有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学人员高级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总和。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是由基础性研究人员的劳动所创造的,并通过历代基础性研究工作的不断进行而得到累加,其价值的转移是借助于技术成果这一中介来完成的,并通过技术成果并入社会生产过程,最终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57.
透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难发现 ,复杂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思想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颇为重要的内涵。但是 ,由于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主要历史使命所决定 ,马克思对这一思想内涵并没有进一步系统地展开讨论。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 ,我们应当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与价值的关系的思想 ,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 ,建立现代的复杂劳动价值理论 ,以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8.
刘冠军  邢润川 《齐鲁学刊》2004,1(6):115-121
从整体论意义上讲,"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商品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经济社会与境是一种以科技产品为商品的各种事实和现象所构成的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性上考察,抑或从时代发展需要上审视,科技产品都是商品,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一般表征;同时,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来分析,科技产品在现实性上都已经成为现代商品构成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在其构成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这是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之与境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59.
从科学认识论的视角看,从序列到演化方法的实质是科学认识主体依据科学认识客体的序列和演化的辩证关系,通过研究其序列间的先后顺序及规律性以达到研究其演化的过程及规律的目的。序列是演化过程各阶段的物质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演化是序列在时间上的先后展开;序列赋予演化以“空间位置”,使演化在空间上得到统一,而演化赋予序列以历史性或“时间位置”,使序列在时间上得到统一。二者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为从序列到演化方法的提出和运用,提供了牢固的理论依据。从序列到演化方法的一般程序是:研究空间序列→探寻时间顺序→挖掘动力原因→解释说明形成演化理论。本世纪以来,科学认识主体运用从序列到演化方法创立了许多关于科学认识客体演化的新理论,可见,它是一种高普适性的重要的理性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0.
管理是对人类物质文化生产和生活过程的调控,既包括对物质生产生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的调控,也包括对精神生产生活——“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精神产品的生产”[1]、传播。消费等过程和调控,还包括对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在与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相关的条件下延续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增殖、劳动力的再生产、人才的培养等)的调控。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切有人类生产、生活的地方都需要管理。自进入20世纪以来,管理愈来愈受到重视,并愈来愈现代化。本文拟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