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2015—2019年中国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绿色基金日收益率数据,采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和调整后的风格择时五因子模型,探究不同检验期内绿色基金的投资风格漂移及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基金存在投资风格漂移现象;风格漂移在短期和中期会给基金业绩带来负面影响;绿色基金整体上并未获得基于绿色理念的超额收益;基金经理的盈利择时能力仅在长期对基金业绩影响最为显著,市值择时能力、账面市值比择时能力、投资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对绿色基金业绩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2.
13.
学习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连续并购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2007年间的1154家上市公司的3578次并购事件为样本,将并购公司管理者分为过度自信学习组和理性学习组,分析它们对上市公司连续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当并购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且有学习行为时,并购绩效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当管理者理性且有学习行为时,并购绩效逐渐下降。本文还发现,无论有学习行为的管理者是理性的,还是过度自信的,并购的时间间隔都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上证50指数成份股半年的高频分笔数据,实证研究了上海股市的价格聚集现象。结果显示,上海股市存在显著的价格聚集现象,且开盘阶段价格聚集程度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的日内效应。同时对价格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股价大小、股价波动性和每笔交易额对价格聚集有显著的正影响,而股票的流通市值和每天交易笔数的影响显著为负。最后,对限价指令薄的价格聚集现象进行研究,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上海股票市场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洋  刘善存 《管理学报》2008,5(2):263-268
以收益率与系统流动性因子的β值作为系统流动性风险的代理变量,按照FF三因素模型的方法,将账面市值比替换成β值,构建新的包含市场超额收益、公司规模和β值的三因素模型,研究系统流动性风险与我国股市超额收益的关系。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实证结果表明,系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股市超额收益有显著影响,β值为正的股票获得正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而β值为负的股票获得"负"溢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VAR模型的知情交易者信息性交易概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CCER提供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从2003年7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的分笔高频交易数据,构建了包含较全面信息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得到了信息性交易概率代理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信息性交易概率约为0.172 713;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价差越大;信息性交易在日内大约呈一个U型的走势;公告前的信息性交易概率最高,随着公司公告的发布,信息性交易概率减小,说明信息披露有利于市场增大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性理性预期均衡的框架下,建立起非知情交易者异质信念下风险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关于风险资产的贝叶斯线性均衡价格函数,并基于此研究内幕交易者市场操纵行为,揭示操纵手法。研究结果表明非知情交易者的信念偏差对交易需求、均衡价格以及内幕交易者的操纵策略均有重大影响,而对市场深度没有影响。内幕交易者通过散布虚假消息使得非知情交易者成为虚假消息的跟随者可实现获利;内幕交易者在散布虚假消息时需要考虑非知情交易者的整体信念偏差;在线性均衡下,均衡价格与内幕交易者散布的虚假消息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合理选择样本区间和引入强化因素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时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各项法规政策及监管松紧的改变对企业融资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采用股改基本完成以后的样本区间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在对投资者需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股本结构等大量变量进行检验后,发现上市公司的市场时机效应当现金充裕时显著加强,并且在考虑了其他控制变量和相关法规约束后,该结果仍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3月1日上证50成份股数据,采用Wind资讯金融终端日交易数据构造的非流动性代理变量与北京色诺芬CCER高频分笔交易数据得出的代理变量这两种方法,度量股票市场的非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是非流动性代理变量的增函数,且第二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更明确。实证结果还发现,股票市场不存在流动性波动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交易量持续期(市场吸收一定交易量所需要的时间)作为股票市场日内流动性度量指标,采用五个ACD模型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中日内流动性的特性及其最佳描述模型.实证结果表明WACD(2,1)模型拟合日内流动性序列的效果最理想,可以用来描述和预测流动性;同时还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存在明显的聚类现象;流动性过程是一个均值回复过程,当前时刻的流动性对未来期望流动性有影响,其影响呈Weibull形式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