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合作正在不断深化,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但中国在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不相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间社会风险敞口也不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中的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风险的BP神经网络,相对准确地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风险水平。通过对数据相对完整的50个沿线国家2010—2017年的风险数据进行评估后发现:在进行测度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社会风险属于偏高风险等级,占比为46.0%;仅有东欧地区部分国家以及东亚、东南亚及大洋洲区域内的少数国家的社会风险属于低风险等级;即使处于同一地理区域内的国家的社会风险等级也呈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  相似文献   
22.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所有股票的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隐藏性交易行为,证实了纯指令驱动市场中也存在隐藏性交易现象。但与纽约证券市场的知情交易者将交易指令集中于中等规模的交易以隐藏自己的知情者身份有所不同,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知情交易者在市场上升时期将交易指令分解成较小规模的交易进行成交,而在市场下降时期则倾向于选择较大规模的交易指令,这表明不同的市场交易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对知情交易者提交策略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利用有限深方势阱中自由粒子的波函数,结合上证综指数据,得到了与实际相符合的证券市场回报率的分布函数。该函数能与实际数据很好地符合,验证了波函数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表明证券市场回报率具有一定的量子效应。分布函数印证了市场回报率分布具有尖峰、不对称特征。与伦敦市场的比较发现,上海证券市场具有较高的回报率,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这说明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共存,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证券市场稳定性仍需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24.
许敏  刘善存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202-210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知情与非知情交易者的市场到达率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选取2003.7.1至2003.10.31上海证券市场高频分笔交易数据,运用EKOP(Easley,Kiefer,O'Hara and Paperman,1996)模型假设对我国上海股票交易所知情交易者与非知情交易者的到达率(交易强度)进行了度量;其次研究了股票收益、市场收益、隔夜收益、买(卖)方成交量、相对价差、供给(需求)弹性等市场特征对交易者到达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知情交易者的到达率主要受股票收益、买(卖)交易量、相对价差和供给(需求)弹性的影响;除相对价差对非知情者有负向影响外,其余各项对非知情交易者均是正向影响.知情交易者的到达率受市场收益、隔夜收益、买(卖)交易量、相对价差以及供给(需求)弹性影响.此外,对应不同换手率股票,交易者到达率受市场特征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研究认为,知情者较非知情者的收益优势,不仅因为其拥有私有信息还因为知情者观察了较全面的公共信息.  相似文献   
25.
流动性提供和价格发现是金融市场的两个基本功能,社交媒体能否有效地集聚信息进而促进价格发现?在理性预期均衡模型的假设下,考虑社交媒体传播关于股票基本面价值信息,通过分析信息质量对市场效率、市场流动性以及资本成本的影响过程,研究了社交媒体对价格发现的促进效应.结论显示:相关信息传播能促进价格发现,且相关性越高,市场效率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无关信息传播则阻碍价格发现,跟随者的“羊群行为”导致价格的信息含量减少,且媒体信息的方差越大,市场效率越低,资本成本越高.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后股票价格的变化特征,研究了价格限制机制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在考虑两阶段延续冲击效应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者总成本的考察,研究价格限制机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一步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机制的引入,将增加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并且会导致投资者心理所能承受的潜在收益、损失量减小,使投资者更加频繁地买卖股票,增加市场换手率.进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27.
28.
构建一个纯流动市场交易动态策略模型。假设交易者按Poisson过程到达市场,交易者根据其私人估值及市场状态对限价指令的收益做预期,通过最大化其收益确定所提交指令的类型(限价指令或市价指令)。模型发现,虽然交易者到达市场的时间间隔相互独立,但交易持续期却受前一期的交易策略影响:买(卖)指令的提交将增加下一期卖(买)交易持续期的期望值,减小下一期买(卖)交易的持续期的期望值。因而,交易间的自相关性是依据最优交易策略所内生的性质,与知情交易无关。  相似文献   
29.
利用理性预期思想建立做市商与知情、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市场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的最优信息成本和市场流动性,分析信息的内生化决策对价格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得出知情交易者数目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反而会降低价格信息含量的结论,说明市场质量的提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机制设计因素。  相似文献   
30.
选择央视看盘BSI指数、封闭式基金折溢价律及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比中国股票市场处于牛市与熊市时投资者情绪与上证综指收益率相互影响的不同,并比较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中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牛市小于熊市;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程度中国股市大于美国股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