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宇婷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12)
比尔在偏僻的小镇长大,后来出去上大学,攻读了法律专业。毕业后,他决定回到小镇开一家律师事务所,这样就能成为小地方的大人物。他非常希望人人都记住他、钦佩他。开业第一天,比尔看到一个人向事务所走来,他灵机一动,决定给这位新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一边请那人进来,一边对着电话装模作样。 相似文献
12.
那年,我和孩子们把家安在了一个温暖舒适的拖车房里,就在华盛顿湖边的一片林间空地上。随着感恩节的临近,一家人的心情也轻快起来。整个12月,最小的孩子马蒂是情绪最高,忙得最欢的一个。这个乐天顽皮的金发小家伙有个古怪而有趣的习惯在听你说话的时侯,他总是像小狗似地歪着脑袋仰视你。他歪着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左耳听不见声音,但他从未对此抱怨过什么。几周后,我一直在观察马蒂,他好像在秘密筹划着什么。我看到他热心地叠被子,倒垃圾,摆放桌椅,帮哥哥姐姐准备晚餐,还默默地积攒少得可 相似文献
13.
刘宇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20-27+94
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的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是一部充斥着“恶”的作品,它不仅以种种血腥恐怖的凶杀事件为主要描写对象,还将主人公马尔多罗邪恶、阴暗的心理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甚至加以歌颂。然而,马尔多罗作为一个恶的化身,以其压倒性的激情和比拟自然的强力,使诗歌在恐怖之余更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这种具有崇高性的恶实际上指向了康德伦理学中的“恶魔之恶”,而意味着“极恶”的“恶魔之恶”在齐泽克的阐释下体现为主体内部的否定性。与此同时,马尔多罗强烈的萨德式精神显示了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原乐之恶,作者洛特雷阿蒙对马尔多罗这一形象的塑造使崇高的意蕴更为丰厚。 相似文献
14.
刘宇婷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2)
“阁下,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问一位成功人士。“两个词,正确的决定。”“您是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呢?”“一个词,经验。”“那么,您是如何得到经验的呢?”“两个词,错误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刘宇婷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11)
有位神父在非洲传教时,看到乡村的妇女都背着沉重的木头艰难前行,而她们的丈夫最多持一根手杖,远远地走在前面。根据当地人的观念,为丈夫负重是女人的荣耀。神父为此深感不安,他决定引进独轮车来解决这个难题。他发了一份电报火速订购了200辆独轮车,车子到达后,他亲自示范教妇女们如何把木头装进车子。 相似文献
17.
18.
愚蠢,这就是我此刻的自我感觉。我不知道帘子那边的女人叫什么名字,甚至看不到她长什么模样,却一直和她进行着颇为亲密的对话。我的母亲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处于中风后的半昏迷状态。帘子另一侧是个陌生女人一一护士称她“克劳迪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