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05篇 |
免费 | 246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82篇 |
劳动科学 | 57篇 |
民族学 | 191篇 |
人才学 | 262篇 |
人口学 | 118篇 |
丛书文集 | 2175篇 |
理论方法论 | 427篇 |
综合类 | 4716篇 |
社会学 | 555篇 |
统计学 | 3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53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53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220篇 |
2014年 | 610篇 |
2013年 | 432篇 |
2012年 | 466篇 |
2011年 | 544篇 |
2010年 | 476篇 |
2009年 | 572篇 |
2008年 | 466篇 |
2007年 | 502篇 |
2006年 | 451篇 |
2005年 | 422篇 |
2004年 | 410篇 |
2003年 | 352篇 |
2002年 | 317篇 |
2001年 | 308篇 |
2000年 | 253篇 |
1999年 | 217篇 |
1998年 | 159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56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54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57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57篇 |
1983年 | 46篇 |
1982年 | 55篇 |
1981年 | 36篇 |
1980年 | 34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11篇 |
1974年 | 8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寿命短暂、难以长大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民营企业投资失误较多,决策不科学,在投资风险的预测、度量、分析、控制上出了问题.因此,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计量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净现值法的一些缺陷,给出了较为科学的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从而使企业能作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96.
书院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达一千年之久,官学的衰落和科举的腐败是书院发达的直接原因,精当的管理机构和有效的规章制度,初具民主色彩的管理原则,实行教学开放,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改革和探索,对于我们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改革,是一份颇具价值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7.
当代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评价模式发生着深刻变化,并具体对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发展扩展产生重要影响。今天,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冲突本质在于两者在价值与利益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并具体展现为公法领域冲突与私法领域冲突两大方面。为化解权利冲突,应明确人格尊严与自由、社会政治与公共利益的基本冲突协调原则,构建包括认定、确立、调整、评价四个层次的完整冲突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98.
99.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终其一生,始终关注中国知识分子问题。在这方面他最主要的观点是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为此他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其一贯擅长的比较方法对一系列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研究。陈寅恪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品格不仅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有关,也与其所承继的精神资源有关。为此他十分强调家族渊源、师承关系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认为陶渊明之所以超出“竹林七贤”,就在于他并不满足于消极避世,而是力创新自然说,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据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遭受深重苦难,人格受到空前屈辱,皆由于在新时代中未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所以王国维只有自杀,而除极少数人外的中国知识分子只有走向悲剧 相似文献
100.
法律史若要走出法学“边缘学科”的困境,可尝试自法律史研究旨趣的法理学论证逻辑、传统法律史叙事框架的法理学“修复”、“法理学化”的法律史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范式重构。法律史的法理学论证逻辑,不仅要求厘清史料与史实的关系,还要求对新的史实的发现始终保持开放心态。面对传统法律史叙事只关注“历史—事实”而带来的诸多缺陷,应引入“历史—事实—原因”的法理学叙事框架予以弥补。“法理学化”的法律史分析,可在承认法律人类学“可翻译性”理论基础上,自静态与动态法理学双重视角同时展开。法律史的法理学分析范式建构是一项体系化工程,需要以跨学科视角来进行知识、方法与技术等层面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