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通过研究国有企业发展历史能够发现,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是国有企业治理中的重大理论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直面这一理论难题,推动完成系列理论创新: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创新;党组织的革命带动其他治理主体革命相关理论创新;党组织和国有企业内部其他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创新等。这些理论创新构成对新征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供给,对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引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理性维度与价值维度辩证关系原理,建构分析"经济全球化语境与《资本论》的传播"问题的基本框架.原有的《资本论》研究范式与经济全球化语境在"理性与价值"的平台上不具有对话的可能,从而影响了《资本论》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的有效传播.新的《资本论》研究范式与经济全球化语境在"理性与价值"的平台上可以实现"张力性"对话,从而使得《资本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具有广泛传播的可能性.解决经济全球化语境中的《资本论》的传播问题,需要诉求《资本论》研究范式和传播范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人类思维方式至少包括两种: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它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起作用的领域是不同的。哲学思维本身也是有层次的。认真搞清哲学思维的属性,对于搞好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在消解商品、货币、资本关系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生成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理论。这一理论,是在对现实经济关系的批判基础上,经过严密的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的逻辑推理而建立的,这使得其该部著作中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推论过程。以此理论来审视其中国形态——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入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从一开始,关于科学知识及其社会文化与境相互关系的问题就一直排在科学社会学研究日程的重要位置上。虽然当时还没有成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纲领,但是很明显,人们必须研究这些问题。早期的研究集中于发现和发明的速率(Merton,1935;Sorokin和Merton,1935)以及经济和军事对于科学关注焦点的影响。也就是说,集中于那个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实践活动的科技发展,本来是作为一种解放力量推动全面而自由的人的生成,但是在现代,资本的逻辑却造成其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的分离,使得科技发展的成果没有用于主体的提升,反而成为制约主体发展的异化力量。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科技新观念”应该主张在科技发展的资本导向和人本导向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刘新刚 《小康生活》2005,(11):31-32
南瓜加工成酱油,香甜可口,现将酿造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关于《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相近说"和"超越说"两种观点。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相近说"更多强调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在"研究方法""内在逻辑"和"现实应用"的相近之处,而忽视了马克思批判魁奈而形成的理论观点;"超越说"更多强调两位学者在学术立场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循环理论的差异。两种观点都没有全面反映《资本论》和《经济表》在资本循环理论上的异同。文章分别从"主要观点"和"方法论"层面对两者的资本循环理论展开比较后发现,《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呈现出"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现象。通过对这一独特的学术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后发现,之所以在方法论相异的情况下《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在主要观点上仍然存在诸多相近之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和魁奈在考察资本循环问题时都经历"经济关系"分析的环节。然而,由于马克思和魁奈对"劳动一般"和"自然秩序"的理解不同,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存在根本性差异。虽然多次对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表示认同,马克思也意识到其自身理论观点与《经济表》存在不同,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在后续的研究中并未充分展现出其与魁奈在资本循环问题上的理论差异。通过对两者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也可以看出,"主要观点"和"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属性。这一理论属性也影响了马克思对于同时期其他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家的资本循环理论的吸收和批判。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属性,对吸收当代经济学流派关于资本循环的新观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创新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