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5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政治文明包括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各项民主制度、政策的落实,法治的实现和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阻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因素可以分为经济、制度、观念和文化四个层面,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与时俱进的原则,搞好经济,提高素质,引导实践,加强法制,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2.
家族企业继任者胜任力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大规模的样本数据,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家族企业继任者二阶因子模型.阐述了一阶因子包括个人特质、管理技能和人际关系的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族企业继任者能力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33.
针对占线拍卖问题(on-line auction problem)的卖方策略进行了研究,扩展了传统占线拍卖机制中拍卖人风险规避态度的假设,构建了基于风险偏好的风险回报分析框架。进一步,为拍卖人设计了RPS拍卖策略和MPS拍卖策略,结论显示这两种拍卖策略使得拍卖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期进行拍卖数量、拍卖价格的选择,而且两种拍卖策略的竞争性能比优于传统竞争分析框架下的结果。数值算例的分析表明,在风险回报分析框架下,拍卖人的风险忍耐度与拍卖策略的收益成正比。分析还显示,设置多个预期参考价格可以增强拍卖人预测能力,从而提高拍卖策略收益。  相似文献   
34.
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人与大股东竞合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超额控制与公司债务期限存在正"U"型关系;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形成的竞争力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大股东联合短期债权人对终极控制人自利行为进行约束,但这种约束力在终极控制人是政府股东及终极控制人是绝对控股股东时显著减弱;第二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股权性质一致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此时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更容易形成"合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第二大股东为信托股东时,更容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减弱,不再显著。而当第二大股东为受益股东时,和终极控制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35.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在坚持普通合伙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引进了有限责任制度,赋予了合伙人利益以更大的保护力度.为了矫正失去平衡的债权人利益,提升制度创新的社会整体效益,需要建立并完善立体式、多层次的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一是建立完备的信息公示制度;二是界定与维持合伙企业财产;三是建立替代性赔偿资源制度.  相似文献   
36.
针对平台融资过程中复杂的利益相关关系及多任务问题,本文考虑融资平台双重过度自信,并引入包含融资平台对领投方激励的双向委托概念,设计了基于三阶段动态博弈的双向委托情景下双重过度自信融资平台多任务动态激励契约模型,从系统参与主体视角和政府视角审视了激励契约中的相关问题。研究发现:(1)平台融资必须重视参与主体间的双向委托问题,并引入融资平台对领投方的激励机制,但需警惕过度激励背后潜藏的风险;(2)政府及社会评估机构需重新审视传统的以风险厌恶指标为主体的系统风险评估体系;(3)政府需加强对平台融资过程监管,并通过资源整合降低融资平台风控成本,提升融资项目运行的稳定性;(4)平台融资系统的健康运行必须限制融资平台的第一类过度自信倾向;(5)激励契约履行过程中,异质投资主体及融资平台不能仅通过判定融资平台第二类过度自信水平进行决策,还必须综合考虑融资平台风险厌恶程度、风控任务产出波动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37.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刚性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 ,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几次主动较大规模的调整 ,但是调整的成效是有限的。总体上说 ,我国的产业结构对于主动的调整呈现“调”而不“动”的刚性反应状态。其原因包括理论上的滞后、体制上的缺陷、经济上的高成本、政策上的援助不足和社会上的失业安置等各个方面。在对这些原因进行逐一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给出了一些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医疗纠纷和暴力事件频发,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患者利益诉求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通过利益诉求间接影响医患关系.患者利益诉求可归为健康诉求、经济诉求、心理诉求和服务诉求等四类,这些诉求分别受社会因素、医方因素和患方因素影响.利益缺口增大导致不满和敌对情绪,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甚至产生暴力伤医事件.  相似文献   
39.
双渠道模式加剧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渠道冲突,而整体利润与个体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了供应链的“囚徒困境”。考虑到消费者的渠道偏好以及厂商风险偏好对供应链生产决策的影响,运用收益流风险构造多阶段供应链效用函数,比较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四种竞合策略组合对其利润以及效用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制造商与零售商在收益流风险视角下对竞合策略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供应链的利润与消费者的渠道偏好呈U型关系,消费者对渠道不敏感时,供应链利润达到最低水平;比较四种策略选择发现,集中决策情境下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最优,而出于自利动机,制造商与零售商会选择单独定价作为占优策略,导致分散决策成为供应链“囚徒困境”中的纳什均衡解;从收益流风险视角发现,供应链的效用水平与厂商的风险偏好态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动态序贯的策略选择能够有效阻止决策者的短视行为,多期的策略选择中双方合作集中决策为供应链最优的均衡策略。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制造商提高线上渠道服务水平、零售商搭建与制造商的合作模式、政府健全外部市场信用评级制度,从收益流风险视角考量供应链管理的长期效用水平,以期为提高供应链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0.
企业创新三维因素的互动及与绩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可归结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三类创新因素呈互动的关系, 共同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体, 并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