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综观张敷荣的德育、课程和教学思想 ,可以看出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是 :1.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石 ;2 .批判地吸收、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统一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一 ;4 .坚持“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62.
本文首先分析了科学主义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接着阐述了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况,指出这种教育思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局限之处。最后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完整统一性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思潮从两极走向整合的必然性、途径以及融合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3.
提起立白,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著名笑星陈佩斯的“二子”形象,正是这个颇具喜剧感与亲和力的诙谐演绎让立白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然而,立白并未局限于洗涤用品,它正在走向包揽家居清洁、口腔护理、化妆品等在内的大日化之路,并通过牵手2008北京奥运、2010广州亚运,向高端品牌迈进。  相似文献   
164.
旅游审美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审美主体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有层次的综合感知的过程,也是审美主体理智得到满足、精神得以愉悦的体验过程。爱美是人所共有的特性,但人的审美能力并非天生,一个人的美学修养需要培养方能提高。在旅游实践中的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缺位及旅游行为失当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都昭示着这样一个问题:旅游审美需要学习。我国古代众多山水文学是创作者游历山水时的审美活动的记录,是现代旅游者学习旅游的丰富资源。撷取《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中范文若干,从旅游者的视角分析山水文学的内容思想,行文特征,试探讨现代旅游审美可行的方法,以求教于现代旅游美学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65.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必须破除“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速胜论”是不行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曾犯过过分强调主观能动作用的错误,企图在尚未达到现代社会文明水准的历史基础上一步登天式实行本该由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行的社会变革。其结果,不仅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名声,把社会  相似文献   
166.
“两个先锋队”思想的实践依据来源于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深刻洞察,对国情、党情的变化和党的建设历史实践经验的深刻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党情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党的建设历史实践经验提供了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67.
早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我党曾提出过"两个先锋队"思想.该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168.
所谓马克思主义区域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的区域性实践中实现本土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于区域化,不同区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的、主体的、实践的等动力,这些动力是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合力的重要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区域化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来说,湖湘文化所蕴含的典型文化特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动力,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通过传播、应用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其中国化提供了主导动力,中国共产党湖南组织领导的革命实践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9.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人们对作文批语有效性的探讨不多。作文教学中批语流于形式 ,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源于教师对作文批语的功能、形式等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从当前作文教学中批语的局限性、有效批语的基本功能、批语的主要表达方式与学生的反应及作文批语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可以认为作文批语是语文教师手中从多方面影响学生的教育工具 ,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且陈述得较为详细、具体 ,应指导学生发展写作能力 ,以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应具有较大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