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论“安乐死”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一直是备受法学界、医学界、宗教界等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对于“安乐死”,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各国的法律也对“安乐死”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法律上允许“安乐死”,有的在法律上把安乐死当成是故意谋杀罪。本文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明“安乐死”在法律上不应该是一种犯罪,它对社会、个人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及“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来分析“安乐死”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探索了“安乐死”的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2.
文章在回顾道家学说历史文化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时代任务,提出了以道家伦理学说,特别是其心理机制思想,为当代伦理教育和道德重建服务的文化借鉴主张。接着,又对自然之道、乐生心理及克己贵柔原则等几方面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分析。希望能以此揭示出道家伦理学说的理论价值、魅力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3.
近代哲学认识论一直高擎着理性主义的旗帜,但是,理性认知主体在试图取得地位的进程中遇到了最强劲的敌人——人性。在近代哲学史上,传统的形而上学遭到了各个方面的拒斥。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等经验主义观点一致认为全部哲学问题都可以在对人的直接性上归结为人的意识之内的问题。17世纪末,培尔对宗教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