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1.
3月2日,坐在外面晒太阳,忽然想起许久没有给在乡下的母亲打个电话。拨通手机,里面传来母亲温暖而哀伤的声音:“铁芳,我想你呢。你还好不?”听到母亲一句“我想你”,老大不小的我马上眼泪潸然而下。因为我经常睡不好觉,母亲随后就问,“你现在睡的好不?”尽管我还是有些失眠,但我马上克制自己,佯笑着说:“我现在睡得好多了,这段时间我还胖了几斤。妈,不用担心。”妈妈听了我的回答,少许有些开心。说了几句,妈妈就说:“你忙,不要为家里担心,我和你爸都好。”挂起电话,我心里止不住一阵酸痛。忽然想起,早就该写篇以母亲为题的文章。写一篇文字给母亲,我文盲的母亲却看不懂。我只有把文章写给天下的母亲和母亲的儿子。  相似文献   
22.
我们今天对于教育现代化的追求正在或者说已经陷于一种误区,认为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高技术的现代教育设备和时髦的教育口号就是高然稳居于“现代教育”的门槛之上。学校是育人的地方,离开了学校文化内涵的孕育,缺少了文化精  相似文献   
23.
还是雅典奥运会时,一次观看电视转播的女子沙滩排球比赛,看到雅典人在赛场上下歌舞不断,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尽情投入,使整个赛场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让人感慨良多。在那时那刻,赛场已经不是,或者说不只是运动员表演的舞台,赛场是观者和运动员共同营构的游戏空间,一个生命恣意张扬的狂欢之场域。从古希腊以来,竞技场的伦理精神就是尽可能优秀地展现你自己。古希腊把神庙、竞技场、剧场、音乐厅建在一块,表达的伦理理念正是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哲学、体育、艺术、人生的合一。体育在古希腊的世界里,是一场灵与肉的盛宴,是精神与肉…  相似文献   
24.
孔子教化之道彰显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成人意蕴。孔子从慎思个体生存处境此一根本问题出发,唤起个体生命朝向更高事物,据此确证自我生命价值。孔子以切实行动践履其“天下归仁”的大道理想,即塑造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秩序。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敞开了其教化人心的基本视野,即始终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唤起个体心灵朝向他者。作为孔子教育实践的中心,“启发”旨在引导个体从切己的生存体验出发,由现实性向可能性不断提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教学互动,一步步引导个体由一己生活境遇向人类历史文明延伸,藉此让“教化之道”得以传承。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孔子教化之道,意在激活当下教育实践的深度自觉,唤起人们像孔子一样不断思考更好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5.
孔子教化之道彰显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成人意蕴。孔子从慎思个体生存处境此一根本问题出发,唤起个体生命朝向更高事物,据此确证自我生命价值。孔子以切实行动践履其“天下归仁”的大道理想,即塑造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秩序。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敞开了其教化人心的基本视野,即始终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唤起个体心灵朝向他者。作为孔子教育实践的中心,“启发”旨在引导个体从切己的生存体验出发,由现实性向可能性不断提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教学互动,一步步引导个体由一己生活境遇向人类历史文明延伸,藉此让“教化之道”得以传承。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孔子教化之道,意在激活当下教育实践的深度自觉,唤起人们像孔子一样不断思考更好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
家是个体成人乃至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诗经·桃夭》向人们敞明一种家的原初理解,昭示着个体经由家而成人的基本范型。《桃夭》所呈现的生命历程乃是置身天地之间的个体一步步融入家而寻求生命之归宿的成长历程。青年男女结为夫妇,不仅是新的家庭生活得以可能的开始,同样是个体历练自我的生命起点。个体在家中并且依托于家而整体地打开自我,物质生活、劳作生息、日常交往、文化浸润都是打开个体在家之生命存在的基础形式,在此过程中带出个体完整的存在,并找到自身在世间的合理存在位序,由此而形塑着个体以家为根基的人格发展样态。今日教育学乃是无家的教育学,这样的结果乃是个体存在的无根化。重温以《桃夭》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感受历史所给予我们的家之教育意涵,使之创造性地活化于当下,意在建构一种有家的教育实践体系,建构有家的中国教育学。  相似文献   
27.
这段时间,脑瓜子里一直被一种古典主义的情怀所萦绕.反复地思考刘再复的《红楼梦悟》中的话,又回到自己前面写的关于电影《霍元甲》的一段感怀,忽然发现自己逐渐明白了很多问题,关于生命存在的本质,关于男性女性,关于生命的拯救,关于教育的根本主题.  相似文献   
28.
话语的力量     
有一首叫做《女人是老虎》的流行歌曲: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小和尚吓得赶紧跑师傅呀呀呀呀呀坏坏坏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女色是和尚伦理的雷区,为了避免小和尚走进这个雷区,老和尚以老虎喻示女人,在小和尚的想象中  相似文献   
29.
“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是哲人海德格尔给我们提供的认识我们自己的“家“的一个重要的论断.在我们说话之时,那“话(语)“首先在言说着我们自身,换言之,我们说什么话、我们如何说话,在很大程度上乃是由我们所拥有的话语资源所决定的,我们只能说我们所“能说“的话,这意味着我们实际上无法超越我们所拥有的话语空间来自由的说话,我们所拥有的话语资源的丰富性直接决定了我们思考与言说的丰富性.我们生活在语言所筑居的“家“中,话语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话语资源,意味着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人生.……  相似文献   
30.
23、自由是相对于社会相对于你的控制而言的,自由人就是要审慎地对待社会所强加给我们的一切,审慎的过程也是在社会中习得的。刘文学和地主的故事。在刘文学的视界里,走投无路的地主始终就是一个地主,一个被贬抑的身份符号,他不是一个“人”。而此时的刘文学本人也同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所寄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