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01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1.
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革新不仅决定着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同时决定着人类感觉器官和人类自身本体性的改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技术形象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改变了人类在具体化时被历史性建构和发展的方式。麦克卢汉认为,由技术扩张带来的感官延伸会在所有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感官比例。他还强调,多感官、多能力的延伸同属于一个经验范畴,因而必须协同一致。针对所谓的新媒体艺术的议题,笔者的目标是在当下后福特主义的情境中检测“解放性的新事物”。如果说,(新)媒体的影响力只能在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中进行检验,联系麦克卢汉的相关理论,那么,不用考虑任何新“技术”,艺术解放力即被看作是消解共通感的变革力量。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晚期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新自由主义以启蒙的继承者自居,对启蒙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表达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并从普遍主义出发主张西方社会的现在预示了所有非西方社会的未来。”而“后现代主义则以启蒙的批判者自居,现代化的社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或者呈现出一片‘白色恐怖’(利奥塔),或者简直就像一座‘大监狱’(福柯)。”哈贝马斯的观点既不同意新自由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乐观和肯定的态度,又不同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竞的事业”。或者说,他的思想始终是在对启蒙的热情赞美和严词谴责之间寻找一个稳固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代表作,其中的此在分析论是生存论的"还原-建构-解构"的实行。按照《存在与时间》中的展开线索,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还原步骤,"看"技术是如何显现的和被给予的。通过现象学-存在论的"看"和"领会",逐步回溯还原展示出"技术现象"的三重显示:在此在的生存状态层面上,技术显示为"揭示";在此在的存在结构(操心)层面上,技术显示为"寓世存在"的方式;在此在的存在的意义(时间性)层面上,技术作为绽出的"通道"而被给予。  相似文献   
14.
学术评价机制旨在通过其筛选功能,对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定,以实现对学术造假行为的约束和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在科学研究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格外显著,所以,间接评价在学术评价中处于重要地位。在间接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发送信号,评价者接收信号是间接评价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只有选定了合适的信号,才能确保间接评价实现正向选择的目标,学术评价机制才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在学术评价方面已经确定了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信号系统,但是由于“噪音”的广泛存在,这些信号并不能有效反映评价对象的学术水平。因此,如何降低“噪音”是实现我国学术评价机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回眸而望,思绪万千。这是内蒙古两所创办较早的大学之合并。两所大学风雨兼程数十年,含薪茹苦开拓向前,终于各自都有了天下桃李的美誉,终于各自都有了为自治区的“科教兴区”立下卓著功勋的社会评价……内蒙古农业大学组建之初,一行行新农大的数据是描绘今后发展蓝图的基础,是保持发展迅猛势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文学的真实性和政治性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文艺理论中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也是被“四人帮”一伙搞得十分混乱的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得到了贯彻,民主讨论的空气大大发扬,文艺的真实性和政治性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并进行了初步的、有益的讨论。但是,究竟什么是文艺的真实性,什么是文艺的政治性,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文艺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想针对当前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18.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的发展 ,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康德的二元论批判哲学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思辩统一哲学 ;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 ,呈现五种形式 :康德的主体是“纯统觉” ,它是产生我思的“自我意识” ,它是先验的 ,但却是一切经验意识的前提和条件 ,这个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不可分 ;费希特力图证明康德的“先验自我”是独立的精神实体 ;谢林使“自我意识”变为主客体同一的绝对精神实体 ,即绝对精神 ;黑格尔使这个绝对精神具有了内在的矛盾性和过程性 ;费尔巴哈把自我意识理解为感性的、具有类本质的普遍性的人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中的“占有”一词源于拉丁文Possesio,其意思为“对物的控制和管理”。它最早出现在罗马法中,但现代各国物权法中的占有制度,不仅来源于罗马法,而且还沿袭了日耳曼法的许多规定,这两者对后来物权法中各项重要占有制度的确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占有虽然在各国物权法中都被当作物权的一种予以专门制定,然而占有并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事实状态。其涵义为特定的人对特定物在客观上的事实管领。我们现在所讲的物权法中的占有,就是指根据特定的人对特定物的事实管领关系,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和平与稳定,而对占有的现状予以…  相似文献   
20.
哈撒儿既是历史人物,又是传说英雄。哈撒儿是一位传奇色彩较浓的历史人物。哈撒儿传说在17世纪以后的蒙古文献以及民间广为流传。哈撒儿传说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多样。我们将哈撒儿传说可分为正面传说和反面传说。这两类传说中的哈撒儿形象均与其性格、体貌、精神和历史功绩以及成吉思汗事业相关,有其历史渊源。哈撒儿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