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71.
性灵说与童心说有内在的联系 ,是对童心说的继承和发展。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 ,表现真情实感。性灵说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 ,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它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 ,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性灵说也存在着把心或心灵看作文学的源泉 ,对色情宫体之作亦加以肯定等严重缺点。  相似文献   
372.
审美现代性的主题与问题——康德美学在现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美学在批判哲学体系中承担着由认识向伦理过渡的中介功能,但在美学史上康德却被简化为以“审美无利害关系”为中心的审美独立论者。基本认同并接受康德的中国学者突出强调了康德“形式主义”的一面,而没有意识到其目的论/道德内涵之于美学的重要性。但中国学者并不是形式主义者,当他们借助其他思想资源对康德美学进行纠偏调校时,实际上又与康德美学体系相通相近。康德美学在现代中国的意义转化和重心转移,源自中国学者建立中国文化自主性的选择性理解和创造性接受。实现康德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充分展开,一要深入发掘康德以体系的方式提出的真善美的统一问题,二是要全面评价其审美独立和艺术自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373.
"只是帮个忙担保,怎么还要我还钱?""没借钱也没用钱,怎么还要我还?"在法院,常常有人捶胸顿足,不明白担保的后果,明白后又悔不该当初不把担保当回事.  相似文献   
374.
<正>乡村振兴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农产品质量、挖掘乡村文化等方式,实现农村全面振兴。美术学是一门注重创造力和艺术表达的学科,涵盖绘画、雕塑、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美术学专业学生返乡创业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和趋势。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创意,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因此,通过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术学专业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分析美术学专业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挑战和机遇,为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75.
376.
“更路簿”是研究南海航海历史和海洋文明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民间证据。因其存在大量的岛屿俗名、航海专业表达、古罗盘术语和海南方言,给英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论文在阐述其语言特点、翻译难点后,对其中涉及文化负载词的“更”、岛屿俗名、古罗盘术语以及其中的一部分语篇进行了解析,确定了翻译原则与策略,可以运用异化、归化和补偿翻译策略,采取意译、音译、直译、替代、转换、增译、注释等多种翻译方法融合并用,确保原文与译文彼此顺应,既要保留源语的异域文化特征,又要获得目标语读者的广泛接受,旨在为“更路簿”获得可信的英译文,为传播中国海洋文化提供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