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黄楠森同志在《要区别辩证法和辩证法的核心》一文中,对我的拙文《辩证法体系的雏形——对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十六要素初探》提出了商榷意见。最近,我对辩证法十六要素进行了一些再思考,现将这些想法提出来,以就教于黄楠森同志和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志们。 黄楠森同志认为,我们之间的分歧不在于是承认前七条还是十六条是辩证法体系的一个雏形,而在于以何为纲来分析十六条的关系,理解十六条的结构。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以前七条为纲而把后九条一一纳入其中,整个十六条当然也形成了一个体系雏形。但问题是:列宁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对人自身命运与价值的关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经济发展追求的总体目标应当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社会进步应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于人类的长远发展而提出的一个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问题。当一个社会在向现代化迈步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处理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尤...  相似文献   
13.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服务时代,指导实践。然而,哲学智慧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质,哲学功能有超越时代、把握未来、终极关怀的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发挥其本体论承诺的价值目标、提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人类寻求精神家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终极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卞敏 《江苏社会科学》2005,42(5):99-104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包涵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与审美精神。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弘扬,引导人们在自由创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走向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终极关怀作为对人生价值最高层次的关怀,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辩证法、认识论、逻辑的三者同一,是列宁《哲学笔记》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思想。关于这个思想的最明确、最著名的提法是如下的一段话:“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 ‘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而唯物主义则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向前推进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哲学笔记》第357页。以下凡引自此书,只注页码)当然,列宁“三者同一”、的思想,不只是体现在这…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总体性范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哲学表述,是一个有着内在的严密逻辑关系的整体。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既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研究辩证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注重辩证法史的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和辩证法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 列宁对辩证法史的研究虽是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的,但我们如果综合起来考察,仍可从中看出辩证法思想产生、发展的基本线索。这一方面是因为《哲学笔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著作《逻辑学》和《哲学史讲演录》所作的摘要和评注,而《逻辑学》以巨大的历史感为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之前,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两种基本的形态。第一种是古希腊哲学,在这里辩证的思维还只是以一种感性直观的形式出现。第二种是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形式虽然笼罩在唯心主义的思辨气氛之中,但在他的著作中却有一个广博的辩证法纲要,揭示了基于理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概念辩证法系统。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等作了详细的摘录、认真的评注,尤其是在批判、继承、改造他的概念辩证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其中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历史实践活动的主体。群众观点在邓小平哲学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最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根本上说,邓小平的价值观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