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朱熹平、曹怀东两位中国教授攻克庞加莱猜想的喜讯传来,大家无不欢欣鼓舞,为其“临门一脚”(朱熹平语)喝彩。但不要忘了,正是由于有了他们艰辛异常的“十年磨一剑”,才有了关键时刻的“临门一脚”。因而,我们仰慕其精彩绝伦的“临门一脚”,更佩服他们坚忍不拔的“十年磨一剑”精神。这种精神,将会对我们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十分有益的启迪。“十年磨一剑”,需要矢志不渝的追求。仅以朱熹平教授为例,他从1997年投身庞加莱猜想的研究,其间,克服了种种困难,战胜了一个个挫折。他既是院长又是教授,行政工作要管,研究生要带,工作繁忙,时间紧张,…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选用什么样的官吏和怎样选用官吏,对于政权治理的实现和延续具有重大作用。尽管古代统治者为此建立起了规制严格的选用官吏制度,但为了维护封建皇权专制家天下的统治目的,从本质上注定了封建选官制度设计功能的必然失效。在人民民主制度下科学地总结历史上选官制度更替的规律,并批判地吸取各种选官体制中的有益因素,对于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执政为民治国理念的充分实现,具有重要的史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荷兰哲学在其历史的演进中所展示的民族色彩主要表现为,折衷主义倾向、怀疑论倾向、实证论倾向、批判主义倾向和宗教倾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公共行政的特征分别进行了微观要素解剖分析、横向学科特征比较分析和发展的前瞻性预测分析。认为随着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公共行政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而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则是这种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活态保护,按照纺织产业链的顺序,梳理并对重庆市的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三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基于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以期通过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发掘整理、研究、利用和活态保护,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6.
杂志特征论     
本文对杂志这一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之一,从其自身特点上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杂志的日益专门化和杂志刊期的逐步缩短,是杂志自身发展的两大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创新性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高等教育要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要适应现代教育需要,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早期禅宗借以传世的《楞伽经》,《金刚经》和《坛经》三部宗经法典,是禅门早期禀承宗法的主要依据,也是后来禅宗世代传袭的主要内容。本文分别对早期禅宗的这三部经典的名称,主要内容和版本的流变作了简要的阐释,同时对《坛经》的版本状况提出了作者本人的看法,以之为早期禅宗的研究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建立和完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在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并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生产力就不能发展”.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颠倒,是根本错误的.这种观点把生产关系看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生产力完全成了被动的东西,生产关系主宰了生产力的命运,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完全取决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这样,“反作用”也就成了实际上的“决定作用”.按着这种逻辑,只有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在本质上就完全否定了生产力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观点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带来了极其有害的后果.因此,在理论上阐明生产力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无论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还是对于发展现实生产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