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日现代化进程存在诸多差异,其原因固然是各方面的。由于两国的基本文化形态、对儒学的态度、以及社会文化教育心理不同,对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认为 ,1997年 10月起出现的通货紧缩 ,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因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而导致的经济不景气 ,也是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以来接受的第一次市场经济的综合性挑战。它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基本上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 ,它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警示是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体制结构问题仍然很大 ,结构调整已成当务之急 ,但外部整体经济环境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地位客观上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3.
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具体的理论环节上补充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变化规律的理论。他对唯物史观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 批判传统的“意识形态”概念,论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拉布里奥拉分析社会意识形式是从批判传统的“意识形态”开始的。从法国革命以来,“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有二层意思:其一它是解释观念起源的理论;其二它是对基础产生政治影响的思辨观念的系统化的总和。他坚决地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只起应用作用即对改造基础产生政治影响而不是从基础派生出来的思辨体系。他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解释了意识形态的起源和它们的  相似文献   
24.
一、对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马克思在批判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同时,运用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根据,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1844年,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见解,集中于如下一段话之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以下引证此书只注页码。)这是当时的马克思对于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总提要,也是他的共产主义理论最基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