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元人散曲中使用了不少动态助词,笔者对<全元散曲>中的七个动态助词进行考察,结论是:<全元散曲>的动态助词仍然保持唐宋时期的繁复体系;各成员之间功能交叉重迭的状况仍然存在;一些成员的使用频率透露了动态助词发展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深刻研究,作出了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邃论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此同时,他们提出了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它不仅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校历史系李植枬教授在文科博士生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史学思潮”专题中,采用启发报告——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写学习心得的方式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个重要理论,运用理论、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着眼于从世界观方法论上培养学生观察国内外重大问题的能力,认清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从深层次上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学生课堂讨论的发言和写的学习心得来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分别是中文系的卢烈红博士、法学院的郑自文博士、经济学院的邹薇博士学习这一理论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禅宗语录作为汉语史的研究资料,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唐以后历代均有编撰,自身构成一个系统;一是语言口语化程度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来说,禅宗语录语法研究具有以下作用:揭示新兴语言现象的始见时间或流行时间,印证某些语言现象,显示禅宗言语社团的特殊语法现象。研究禅宗语录语法,要充分运用比较法,进行四种比较:禅宗语录内部的历时比较,禅宗语录与汉译佛经的历时比较,禅宗语录与世俗文献的历时比较,禅宗语录与世俗文献的共时比较。  相似文献   
14.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颇为繁复,可分为三组。对这三组近指代词进行量化分析,回溯汉语近指代词的发展历史,对比唐宋时期的其它文献,可以看到,《语要》反映了近指代词的较大发展,显示唐宋时新产生的“这”正在向压倒传统的“此”而成为主要的近指代词这一目标迈进。同时,《语要》中“这”能作主语,证之以此前的同类资料,可以认为,“这”单独作主语至迟始于北宋,始于中唐的寒山诗也有可能,学术界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释名》语言学价值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是训诂学的黄金时代,鼎足而立的《尔雅》《说文》《释名》三书,堪称训诂学史上义训、形训、声训的三大里程碑。《尔雅》和《说文》历代备受推崇,至今犹为显学。独有《释名》较受冷落,自问世以迄清代,研究者少,“五四”以后,人们对它肯定少而贬抑多,往往以“穿凿附会”、“唯心主义”评判它①,把它目为作用不大之书。今天,在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在汉语词源学研究获得长足进步的背景下,很有必要站在语言学而不是语文学的立场重新审视《释名》,深入发掘和充分认识它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批判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服务于科学的汉语语义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也罢"有两种用法,一是单用,表示容忍或只得如此,有"也就算了""也行"的意思;一是两个或多个隔开配对使用,表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如此。考察"也罢"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情况,并讨论"也罢"虚化的过程与动因、"也罢"与"也好"的关系、"也罢"的语法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湖北黄梅话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话属“楚语” ,语音、语汇、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讨论黄梅话的人称代词 ,首先介绍了黄梅音系简况 ,然后依次对黄梅话的三身代词、旁称代词、己称代词和统称代词进行了详细描写 ,揭示了黄梅话人称代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白虎通》对训诂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虎通》本为“通经释义”之作,在古代极受尊崇,但由于它宣扬的是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五四”以后,便不再为人所重,其训诂学价值长期得不到人们的正视,以至沉没不闻。本文从求综合、释礼制、训简称、存异说,用声训五个方面肯定了《白虎通》对训诂学的贡献,力图纠正人们对此书认识的偏颇,促使人们注意它,研究它,使它得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