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人口学   74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81.
王丽  原新 《南方人口》2016,(2):71-80
中国老龄化进程与少子化伴行,家庭子女状况对老年人休闲生活有重要意义。使用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 CGSS )数据,分析是否有孩子、孩子数量、孩子性别对老年人休闲生活的影响。结果发现:孩子越多,老年人休闲生活的频率越低;儿子对老年人休闲生活以负向影响为主,且1个儿子的强度最大;女儿对老年人休闲生活以正向影响为主,且1个女儿的强度最大。重视家庭子女对老年人休闲生活的影响,对提高老年人休闲生活频率、推进健康老龄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2.
家庭主义是反馈式代际关系的文化规范基础,强制性约束因素和自主性弹性支持因素构成了家庭主义的两个主要维度.本文利用问卷调查资料对家庭主义各要素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家庭主义有利于提高亲代家庭获取照料资源的机会,但是作用方式在独生子女与多子女家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家庭主义对代际关系的影响正在从以约束性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弹性支持为主的模式,逐渐演变为一种非规范性的、非刚性的、以子代和亲代资源、需求状况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家庭人口结构和外部社会经济条件所导致的资源结构上的变化为家庭主义的变迁提供了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认为:基本国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法律和政策支撑,是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84.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新  唐晓平 《求是学刊》2008,35(2):64-69
文章通过对日本都市圈发晨的经验借鉴,将中国沿海地区三大都市圈与日本太平洋沿岸三大都市圈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都市圈化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对近年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的研究发现,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仍然在继续向三大都市圈聚集.  相似文献   
85.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人口转变,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蓄积了巨大的潜在能量,而未来6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爆发的时期,必将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应未雨绸缪,充分利用现在的人口机会窗口期,积极构建老龄政策体系.未来老龄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具体制度以及操作性政策等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86.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人口问题之探讨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均处于低生育率水平,但各自所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人口问题迥异,应对战略不尽相同:中国台湾地区地狭人稠,人口减少未必是坏事,应以稳定生育率为首要,鼓励适龄结婚,带动生育率回升,放宽移民政策,移入高素质人才,提升竞争力;日本总人口已经负增长,应鼓励生育,改革教育,坚持能力主义;中国大陆人口面临结构和数量双重压力,应以调整人口结构和控制人口数量并重为首要任务,提升人力素质。  相似文献   
87.
88.
我国农民工收入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2006-2007年7个城市农民工调查问卷资料为基础,总结农民工收入增长的特征,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模,研究影响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因素。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变动、工作持续时间、求职方式变动以及刚进城时收入等因素对农民工收入增长作用显著;而受教育水平、进城时间和地区经济增长等因素对农民工增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
根据人口转变理论,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负增长是超低生育率作用下人口再生产的特殊类型,是在无迁移人口条件下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人口总量和增速、年龄结构和分布结构等快速变迁的现象。华盛顿大学2020年人口预测数据首次勾勒出21世纪世界人口负增长的基本趋势,对比联合国2019年人口预测数据,发现世界人口负增长在21世纪开启的作用机制在于低生育率水平预期。进一步展望世界人口负增长趋势,不难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加速老化、区域和国别人口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差异化等特征与人口负增长伴随;通过减少劳动力资源、挤压技术进步空间、增加社会保障压力等方式与人口老龄化相伴生,在后人口转变阶段与低生育率陷阱相叠加,以及通过总体和个体视角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在适应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亟待从缓解老龄社会问题、分类实施家庭计划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视角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90.
以出生性别比升高机理为基础,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分析2000年份地市横截面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实证研究各因素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通过影响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进而引起出生性别比偏高,影响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各因素存在空间相互作用,其空间自相关属于高高-低低类型;传统文化、公共政策、城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将抑制出生性别比升高;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医疗发展水平将促使出生性别比升高;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