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226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537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听江     
他从小就盼江、思江,等地真的来到江边时,因为双目失明,他只能去──到了长江该像孩子见了爷爷奶奶,撒开脚丫奔跑过去。可生活之中还真有到了江边不看江的人。这冷漠的人就是我,是一个目中无彩的山中来客。不春江不等於不思江,不听江。长江之波连著华夏心跳也有我微弱的脉搏。我可以不看,但不可不听。最初听江是小学上《西门豹》那堂课,童男童女祭江的故事令我同情但惧怕。多数人的吉祥为何要建立在少数人的灾难上?江有何神奇,多长多宽,是何形状,这是儿时的我最想知道的事,可老师没讲,我也不敢问。我把疑团挂起,跑回家里问奶…  相似文献   
982.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观的本来面目营造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环境 ,既是政府行为下的一项基本职能 ,更是云南省各级政府在重塑云南新形象中不可忽视的紧迫命题。  相似文献   
983.
984.
<正> 叙事文学作品都是写人的,人写的,写给人看的:这可说不言自明。那么,《红楼梦》和中国历代长篇叙事文学作品相比较,究竟有些什么区别呢?它的特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红楼梦》已明显地具有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点上,《红楼梦》虽然有所继承,但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具有了相当成熟的形态,为以前的长篇叙事作品所不能比拟,却是可以断言的。这里,试从下列各个层次和方面,对上述问题来作点粗略的  相似文献   
985.
评拿破仑     
(一) 拿破仑是一个离开我们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人物,由于他在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上活动了整整二十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外国不少学者对拿破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数以千万计的专著和论文,毁誉纷云,莫衷一是。近年来,我国史学界也对拿破仑进行了重新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讨论。 我们认为,要正确评价拿破仑,必须对具体人物进行具体分析,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对评价历史人物的指导思想。列宁曾经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  相似文献   
986.
《红楼梦》里的众多人物,个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所思所想生动可见,这与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揭示人物的心理有极大的关系。运用人物语言显露人物的心理活动,是《红楼梦》揭示人物心理的主要手段。作者巧妙地把生活的真实同艺术的真实统一起来,常常在那些看来很难进入艺术创作的家常絮语中,让人物把读者一步一步地带入他的心理世界。例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先找周瑞家的搭桥,心理想的是要她引荐去见王夫人,然而语言表达却有她独特的世故:  相似文献   
987.
唐代艺术实践的高度繁荣,促使当时的美学研究从本体玄辩而转入对审美实践的情理把握,因此围绕审美鉴赏活动的基本问题,当时的美学家们见仁见智地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本文选取了唐代美学和艺术实践中对审美鉴赏者心理修养这一问题的看法,主要从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审美心境和审美鉴赏的心理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评析.唐代审美鉴赏理论的发展,表现了中国美学的高度自醒。  相似文献   
988.
西藏农村的结构与差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译者翻译的有关西藏农奴制社会系列译文之一,本文通过后藏康玛宗南部萨达村的差税制,论述西藏农奴赖以生存的经济形态——政府差巴地(雄居巴)的特点和作用。作者的调查及分析都十分细致,有数据,有文献依据,全文的论述客观上反映了封建农奴制的黑暗。  相似文献   
989.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立体模式涵盖如下方面的重大内容:人在生产力结构中的科学作用,尤指道德素质、管理理念、创新意识的作用;人在生产力系统与生产关系系统的链接点作用;人作为首要的生产力与环境关系的作用;先进生产力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尤其是对政治制度及其体制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文明化、开放化的发展要求而形成的合力。  相似文献   
990.
《内经》的时间观与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经》时间观角度挖掘中医理论体系的深层成因 ,具有值得关注的独特视角。《内经》时间观的全息性、标度性及顺时观念 ,使中医理论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辩证性 ,同时认为标度时间观是难以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